
28日,游客走过海淀区消防支队颐和园中队。至今,有数家单位一直占用着颐和园的院落尚未腾退。本报记者 浦峰 摄
24日,本报报道,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颐和园被外单位占用古建筑多达十九处。昨日,记者从颐和园管理处获悉,其中包括北宫门等八个门区也被占用,严重影响颐和园历史格局的完整性和景观的原真性,颐和园计划逐步回收这些地块,将公交场站迁出门区,复建古代门区原有的值房(即为清代官员等待皇帝接见、召见的地方),部分恢复历史原貌。
计划部分恢复历史原貌
作为十九处被占用古建的其中八处,颐和园北宫门等八个门区,也存在被公交场站、停车场占用的情况。将来,颐和园计划逐步回收这些地块。
颐和园现有13个出入口,其中东宫门、北宫门、南如意门、北如意门、西门、新建宫门、文昌院门为游客人员出入口,总宽63.4米,疏散广场4380平方米,游客出入门宽度不能满足最佳人流三万人的疏散要求,因此计划增宽门宽12.2米,增加疏散广场面积3300平米。
保护应纳入法制轨道
此前,8月23日,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室发文表示,针对颐和园重点保护区内,有着所有权不归颐和园所有或使用功能不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复杂现象,应遵循整体保护、社会支持的原则,将颐和园的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制轨道,使相关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将逐步恢复颐和园完整的历史格局。
■ 探访
古建“銮仪卫”被消防中队占用
近日,据颐和园官方统计,目前颐和园共19处古建被其他单位占用,占到颐和园总面积的近8%。
8月26日,记者来到颐和园,发现西宫门、如意馆、銮仪卫……这些属于颐和园的文物古建,如今已被其他单位占用,或私搭乱建出租房。
“如意馆”被派出所占用
颐和园文昌苑内,有一座古朴的小院落,这是一个偏僻的、不为人知的古建。
然而,门前“颐和园派出所”的牌子,显示这里是颐和园派出所办公的区域。“这地方以前是给皇家存放如意的。”颐和园研究室副主任谷媛说。
问到街边巡逻的一名民警,他说,没有听说过“如意馆”这个名字。民警并不知道,每天去上班的地点———颐和园派出所,正是文物古建“如意馆”。
沿颐和园东宫门往北,还有一处院落,挂着“颐和园消防中队”的牌子。这里原是颐和园的“銮仪卫”,用来存放皇家步辇的地方。“慈禧太后要游园,所乘坐的辇就存放在这里。”
在颐和园内询问,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说没听说过“銮仪卫”这个地方。然而,问起派出所和消防队,工作人员都知道“就在东宫门外”。
“西宫门”成保洁休息室
西宫门在哪儿?现在颐和园里,很少有人能知道。
走进颐和园的北如意门,右手侧有一处德兴殿,现在是一个售卖纪念品的商店。德兴殿西南侧,就是颐和园原来的“西宫门”。
不过,现在这处宫门已找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一处院落,里面林立着几座出租房和简易办公房。“我们就叫北三间。”院子里一位工作人员称。院落东、西两侧有三处办公用房,负责保洁的员工在这里办公休息。
推开院落南侧虚掩的一扇大门,可以看到东、西两侧十几间屋子,透过窗户能看到其中存放的珍珠、书画等物品。院内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可能是院内一些商店的库房。
■ 回应
被占古建腾退难度很大
园方称,部分古建为有关单位长期作为办公用房
被占古建腾退难度很大
对多处古建被占用,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室副主任谷媛介绍说,其原因不同,有的是解放后被有关单位长期作为办公用房,有的则是前些年出租给相关单位或个人。
比如“如意馆”和“銮仪卫”,“这两个地方其实以前就是颐和园的附属办公用房。”谷媛说,“现在是派出所和消防队,其实也算是办公用房。”不过,她认为文物古建不能用作单位办公用房。
对于废弃的西宫门,谷媛更感惋惜,“这个门规格、文物等级和北宫门都是一样的。”而现在的北如意门,其实只是原来西宫门的一处偏门。当年慈禧太后去玉泉山游园,每次走的都是西宫门。“可惜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毁坏了。”此后,一直也没有修缮过,搭简易房,用作办公和商业出租。
“这些单位颐和园都是需要的,也是欢迎的。”谷媛说,“但是,这不意味他们就必须使用文物古建办公。”目前颐和园方面已经着手协调,希望尽最大努力解决占用文物古建的问题。
在颐和园未来二十年的远景规划中,已提出要收回这些被占用的文物古建。谷媛介绍,他们也希望相关单位能够理解和配合,“建议重新选址用作办公用房,腾出颐和园所属古建。”但是她也坦言“协调起来不容易,难度很大!”
■ 观点
“古建里办公破坏程度高”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表示,如果古建占用单位合理使用古建,对原有建筑不进行破坏,定期维护,那么对古建的保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北京现有一些古建,由于空置,没有人气,对古建反而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但是,他不赞成古建筑用作会所,破坏原有格局。
同时,他建议,所有园林单位包括故宫,应该搬出现有的古建单位,另建办公楼办公,不赞成在古建筑里办公,因为使用过程破坏程度很高。
对于破坏文物,在文保单位内挖水池等破坏行为,文物管理部门应该坚决制止。
颐和园部分古建占用情况:
如意馆
颐和园派出所占用
銮仪卫
颐和园消防队占用
南官厅
私人占用
东八所、武备院、储秀宫南花园、北九卿房
颐和园宾馆占用
德兴殿南东西群房
出租商业库房
御河船坞
私人占用
近年来颐和园恢复完整性案例:
2004年 完成了耕织图景区的收回和展示,恢复后的耕织图占地25公顷,复原了清乾隆时代的淳朴清幽风貌。
2006年 使流失多年的清外务部公所(原颐和园小学)回归颐和园,经过修缮,恢复了该区域的历史原貌,并开辟为“颐和园游客服务中心”。
2009年 将东宫门外官厅、44号院农商分理处、垃圾楼北侧空地4宗土地古建院落收购回归颐和园,并对颐和园新建宫门门区广场进行了改造和扩容。
颐和园被占八个门区
东宫门外广场
同庆街
北宫门影壁北侧砂山
北宫门外东西砂山
南如意门外广场
北如意门广场
西宫门外广场
西门外广场
整治目标
东宫门区
迁出公交车停车站,将牌坊以西的区域改造为步行游览区
北宫门区
整治影壁以南环境,迁出两侧停车场,恢复砂山
建宫门
恢复值房,修建符合游览规定的门前广场
宫门
整治环境,重新开放,取代北如意门
如意门
待西宫门整治完成重新开放后,改为消防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