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5-24 15:00:58 来源:人民网
近日,一则“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文中称,“世卫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不少人看后纷纷感慨:“一下子年轻了10岁,感谢联合国帮我们找回青春。”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目前明确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过去和现在,都没有重新划分年龄段。”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划分方法都很感兴趣,表示“可以接受”。32岁的李女士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青年”、“中年”划分方式确实不太适应实际情况。还有人表示,单纯地靠年龄来划分并不十分准确,“年龄可以是一个参考标杆,但重要的还是心态,心态年轻,人就年轻!”
为进一步了解真正的年龄划分细则,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他表示,国际上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没有统一的强制标准。目前国际和国内有“两个标准”基本通用,都采用“三个年龄段”划分法:国际标准是0至14岁为少儿人口、15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而国内标准是0至15岁为少儿人口、16至59岁为劳动力人口、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主要差别在退休年龄,国外通常是65岁,国内是60岁。
对于传闻中“44岁以下为青年人”的说法,李建民教授表示并没有听说过,“年龄段划分一是考虑生理标准,二是考虑‘社会年龄’,也就是社会生存经验,这样看来,这种划分并不是很合理。”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夏海勇教授则表示,“如果像传闻所说,将人口分为青年人、中年人、年轻老年人、老年人和长寿老人5个类次,将打乱现行国际人口研究构架,造成研究数据和口径的混乱。”
不过,李建民表示,在国内老龄研究领域中,确实分为“年轻老年人、老年人和长寿老人”。首先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和预期寿命的提高,长寿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细化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划分;其次,在国外发达国家,低龄老人仍然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很多国家的退休年龄在66、67岁,而且低龄老人身体相对健康,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跟高龄老人也不一样。
专家表示,这则传闻引起热议,契合了人们“不服老”的心理。目前衰老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中老年人”不再“老气横秋”,而是身心俱佳、生龙活虎。许多四五十岁的人并不觉得自己“老”,心理年龄普遍小于生理年龄。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从心理到生理都与过去有了转变,老年人不要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是老了,要用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有能力的低龄老人可以继续投入到社会工作中。
责任编辑:姜丽
来源:人民网 日期: 2013-05-24 15:00:58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