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01-25 14:44:47 来源:成都商报
大熊猫妈妈比人类妈妈重许多,但产下的宝宝远远比婴儿轻,体重小的才51克,简直太不可思议
熊猫“喜妹”正抱着幼仔(资料图片 王效 摄)
大熊猫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多在51~150克,尤其那些体重较轻的,只有小老鼠般大,只相当于熊猫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如果人类也这样的话,一位妈妈体重50千克,产出的婴儿体重只有50克,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专家研究发现,大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之所以那么小,是因为“早产”。
可打B超观察胎儿,那可打B超判断熊猫胎儿吗?
很难靠打B超来判断熊猫是否怀孕
在受孕后3个月,胚胎(受精卵)在熊猫妈妈子宫里“流浪”多日,一直无法“着床”
2006年8月7日,成都大熊猫“奇珍”生下一只宝宝,体重仅51克,体长8.7厘米,头长3厘米,尾长3.5厘米,它的大脑没有回沟,血液里没有白血球,肾功能很不健全,几乎丧命。在专家的重点护养下,这只大熊猫宝宝才度过了危险期。随后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它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身体各项指标发育良好。
大熊猫妈妈比人类妈妈重,但它们的宝宝为什么比人类的宝宝小那么多?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等专家对13只24次配种的雌性大熊猫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雌性大熊猫的妊娠期为74~324天,其首次表现出怀孕迹象,大概是在受孕后3个月。但是,大熊猫的胚胎(受精卵)在熊猫妈妈的子宫里“流浪”多日,一直无法“着床”,也就是没有附着到子宫壁上去获取母体的营养。直到分娩前一个月,胚胎才附着到子宫壁上,孕激素“孕酮”才达到峰值。因为“着床”太迟,很多器官都还没有长成,要想给熊猫宝宝打B超,很困难。研究还显示,很难通过打B超来判断大熊猫是否怀孕。
研究中,专家们发现了大熊猫怀孕如下征兆:
在胚胎延迟着床期,大熊猫妈妈的进食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明显或者略高于非繁殖期的摄食量,其体重也会在1~3个月内快速增加12千克左右,比非繁殖期平均体重高出8千克左右。
在胚胎植入和发育期,大熊猫妈妈的食欲又会明显下降,行动比较谨慎,有时很烦躁。
在胎儿发育中后期,熊猫妈妈会舔阴部、舔乳房,做好清洁,以便为宝宝的出生做好准备。这些蛛丝马迹,饲养员都不会放过,不然就难以及时做好“接生”准备。
产前15~20天
宝宝都要临盆了,难道还不能打B超查看?
打B超可探胎儿了
掌握了大熊猫怀孕的情况,专家们还为一些大熊猫妈妈做了B超检测。通过B超影像图的研究,专家们发现,成年雌性大熊猫产仔前的15~20天,通过B超可以探测到大熊猫胎儿。
大熊猫胎儿太小的,以至于探测出孕囊的3~4天后,才能通过超声波监测到胎儿心跳。
3~4天前,虽然探测到胎儿的形态了,但是却“看”不到器官分化情况。
6~7天后,胎儿的头与躯干分化完成。
8~9天后,胎儿的四肢与尾部就能看到。8~9天“神速”成形后,胎儿开始在子宫角内的羊水区域活动。之后进入胎儿的快速生长阶段,体重每天可以增加10~15克。
专家检测大熊猫“张卡”和“帼帼”的胎儿发现,在探测到胎儿后的第7天和第9天,胎儿的体长分别只有1.8厘米和2.6厘米。5天之后,胎儿体长分别暴增了311%和154%,最后测定的胎儿出生体长分别是10.1厘米和10.6厘米。接受研究的初生熊猫宝宝,平均体重约140克。而圈养大熊猫延迟着床时间大约为107天,短于野生大熊猫约146天的妊娠期。
张和民说,大熊猫初生幼仔的体重与探测到胎儿后的时间有显著相关性,这表明胚胎休眠期的长短可能对产仔时间波动性的增加发挥作用,这对于总妊娠期的管理有重要意义,便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大熊猫的繁殖规律。大熊猫的生命之谜,还有待人类进一步研究。(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责任编辑:SNOOPY
来源:成都商报 日期: 2010-01-25 14:44:47
编辑:SNOOPY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