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2-06-01 12:04:39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5月31日,金牛区十六幼儿园举行六一游戏节,图为游戏“高空取物”。
今年更多学校“返璞归真”——做游戏、吃零食,把玩的天性还给孩子
把游戏还给娃娃,让孩子自己的节日自己做主,才是真正的六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昨日成都市部分小学、幼儿园已提前进入节日状态。游戏party、读书聚会、吃零食比赛,热闹非凡;新衣、游戏、零食、书籍与玩具成为娃娃们的“节日伙伴”。
“每年都在过‘六一’,但什么样的‘六一’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成都市金牛区十六幼儿园、第九幼儿园,棠中外语学校附小等学校的校长、老师说:过去,孩子们盛装表演节目的形式已经过时,今年更多学校“返璞归真”——做游戏、吃零食,把玩的天性还给孩子。
昨日,成都市金牛区十六幼儿园举行了首届“六一游戏节”,400余位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做游戏。20余款老师自创的游戏,不仅玩法新颖,还寓教于乐。
“打地鼠”游戏很受欢迎:家长站进一个有洞洞的方框里,带着“老鼠”手套,将手从洞里伸出来,小孩子站在外面,用玩具棒槌敲打。
“布上旅行”游戏好似凌波微步,家长宝贝排成了长龙:一张长15米、宽5米的军旅大布被捆绑在离地1米高的几个大柱子上。孩子一个个在布上从这头跑向那头,摇晃的布面对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充满了刺激感。
专家呼吁:把玩的天性还给孩子
在棠中外语学校附属小学,老师们询问校长苏萍该准备什么样的儿童节活动。苏校长说:“娃娃最想做的是什么?就是好玩、好吃,学校在超市采购了上万元的零食,就供孩子们玩耍、吃乐。”
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教育学博士、鄢超云教授曾带领他的团队做过《小孩子的六·一怎么过》课题研究,研究发现,很多时候为了一台“六一晚会”孩子反复排练节目,看起来他们高兴了,其实却是辛苦了娃娃,“把游戏还给娃娃,让孩子自己的节日自己做主,才是真正的六一。家长往往都没看到游戏的意义和价值,殊不知捏泥塑等手指小肌肉练习,都对以后的握笔、写字有好处。”
“当家长和孩子的视角较为趋于一致,孩子才是快乐的。而不是孩子5岁想要游戏,大人却让他们学加减乘除;小学想要学习基本知识,却早早被带入初中奥数钻研。这既牺牲了孩子的童年,也牺牲了他们的发展。幼儿园、小学、社区、家长都应该联合起来,把童年和天性还给娃娃。”鄢超云说。
孙诗琪 华西都市报记者 肖笛 摄影 吕甲
庆祝六一 去非遗博览园享受"木偶节大餐"
儿童节到来 木偶节上活动多
拿到“礼物”的孩子们特别开心
非遗绝技等你体验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31日讯(记者 李杨)小时候,我们一起滚铁环,一起骑自行车,一起看机器猫、葫芦娃的动画片,一起放风筝,一起画“我们的理想”……现在,70后、80、90后的童年都只剩下怀念,00后的童年正在上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体会到我们儿时的乐趣、我们的梦想,让孩子们从小能够跟我们一样体验到多样的、丰富的童年生活,这个六一节,让我们一起去国际木偶节现场共同体验吧。
据记者了解,儿童节期间,木偶节门票针对儿童有特殊优惠:身高1.3米以下,6岁以下小朋友都可以享受免票优惠;而身高1.3—1.4米的小朋友则只需半价,花10块钱就可入园游玩;爷爷奶奶们只要持老年证也可享受免票优惠。
看在木偶节:非遗博览园上演木偶大戏
6月1日,在非遗博览园的7号舞台将上演由美国龙艺术工作室带来的《赶集路上、过猴山和超级乒乓球、龟与鹤》,该剧曾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表演,并获得美国民间传统艺术最高奖,结合了中国寓言、历史、文化、音乐和其它艺术等。6月2日在1号舞台,塞尔维亚巴卡梅拉木偶剧团将为我们带来《在那遥远的地方》,东欧的木偶艺术精美绝伦,值得期待。
玩在木偶节:体验非遗绝技
而在非遗博览园博览中心里面,一楼有参与性很强的10多个非遗项目的非遗传习所,孩子们在观看了精彩的木偶剧以后,还能手脑并用,把看到的和学到的东西自己制作下来。这些项目包括:手绘脸谱、木板年画、无极剪纸、捏面人等等。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手绘脸谱和捏面人了。
据记者了解,民间非遗大师将在现场驻场,亲自教孩子们如何用一块块“面团”捏出可爱的“猪八戒”、漂亮的鸟儿等等。如果有孩子想学习捏像父母的面人,大师也可以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半小时时间,孩子们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造型的“面人”,完了以后好送给爸妈做礼物,或者带回家做收藏,都是不错的主意。
非遗体验完了以后,孩子们还可以到博览中心二楼参观国际非遗精品展厅。这里除了观看国际非遗文化精品,孩子们还在电脑三维屏幕前体验了川剧变脸,每个孩子都是变脸高手;在木偶展台前,又通过智能机械操纵提线木偶,现学现用木偶大师的动作,让孩子们更多学习非遗文化中所体现的人类智慧。
读在木偶节:买书玩动漫
在非遗博览园的五洲情酒店里,正在举行童梦图书展: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木偶节组委会组织了优秀图书、音像经销商组织了数以千计的儿童书籍、画册、电子产品妆点出一个充满童趣的乐园,有知名商家的优质商品,旁边还有一个木偶剧舞台,看看书,看看剧,轻松惬意。
记者了解到,像经典的《世界经典童话宝库》、《格林童话》、《中华成语故事大全》、《曾国藩家书》、《红楼梦》大部头集锦书籍都是特价20-75一套;新颖的《魔幻积木》、《海洋动物-澳大利亚大堡礁探秘》等特价书都只有20不到,5元10元特价书也有很多选择。儿童点读机、学生平板电脑等等都比市面上的价格更加低廉,家长可以在这里买到实惠放心的儿童节礼物!
5月31日,姚启凤在彩排现场。
芭蕾女孩姚启凤“六一”忙欢了
刚参加完央视“六一”大型文艺晚会回到成都的“芭蕾女孩”姚启凤,昨日到成都市沙湾路小学,参加由省市团委共同主办的庆祝“六一”暨“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活动彩排。
“今年‘六一’是我最忙碌的一个儿童节。”昨日下午,姚启凤在彩排现场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她从5月初就开始为今年“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忙碌起来,半个多月的时间,姚启凤受邀参加了央视音乐频道“月亮姐姐和嘟噜嘀嘟农场”栏目互动节目的录制;还参加了央视7频道举办的“手挽手我们一起过六一”文艺晚会。几天前,刚从北京回到成都就被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拉”去……前天,刚被评选为锦江区“十佳少年”的姚启凤,又受邀参加锦江区举办的2012“濯锦少年竞风流”表彰暨文艺演出活动。
姚启凤说,短短20多天,她共参加了10多场庆“六一”演出活动,除了表演她的“拿手”节目芭蕾舞《天鹅湖》外,还分别表演了她一年多来所学会的现代舞以及新疆舞、蒙古舞等多种民族舞蹈。
姚启凤,一个在路灯下练芭蕾的贫家小女孩,2010年10月因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率先报道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同时引来不少好心人对她的关爱和帮助。一年多来,姚启凤在数位专业舞蹈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舞蹈艺术水平得以大大提升。
华西都市报记者 朱建国 摄影报道
这个儿童节挺有劲的 看儿子进球差点掉泪
名师走进学校,带给孩子的是惊喜,带给家长的是感动。这个儿童节,因为这堂名师课,友谊小学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觉得和所有的儿童节有点不一样。这里面,有一股暖意,也有一种力量。
纯朴、真挚、乖巧……所有昨天进入友谊小学的晚报志愿者和媒体记者,都有这种感觉。这让大家对这些孩子,也有了一些怜惜和喜爱。
当然,也有细心的女记者发现,孩子们的个头好像普遍偏小。“也许家里的营养还是差了点。”女记者轻声说出这句话时,周围的人沉默了片刻。
但在这些孩子身上,大家又能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活力、热情和单纯。无论是观看启动仪式的专注、凝神,还是上足球课时的投入、激情,他们的表情,给这些很久没有走进过校园的人,一种久违的亲切和感动。“我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那时的我,像他们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情和好奇。”一个记者发出这样一条微博。
“看到儿子进球后狂奔的样子,我差点哭了。”站在场边的一个父亲,有些自责又得意地说,“还是第一次看儿子踢球,平日他纯粹是个闷蛋,但在球场上,他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孩子。我一会儿回去就给他买双球鞋,以后每天早上一定给他煮两个鸡蛋!”他不肯告诉记者他的名字,“有时觉得对不起孩子,连牛奶都不能天天喝。”他说,看到儿子在球场上的活泼劲,“这样子真好!”
孙博伟也说:“带这群孩子,和带成年人,真不一样,觉得自己都变小了,单纯了。”
一位老师不断在拍照,她说:“今天孩子们玩得真嗨!”
一个围观的小女生怯生生地问记者,“你们还会来搞这种活动吗?下次请个作家来吧,我不踢球,但喜欢作文。”
活动结束时,记者问一个一脸汗水的小胖子,“这样过‘六一’,感觉好吧?”他笑了笑,“挺有劲的!”
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认认真真地说了一句:“谢谢!”然后跑开。
这个时候,围观的同学正在散去,孙博伟也正走到校门边。40分钟的一堂课,真的很快就过去了。
听Ta说
学生胡雯婷:
张靓颖要来教我唱歌就好了
友谊小学五年级五班的班长胡雯婷,从三年级开始就一直是学校的小主持人,并且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昨天,“六一大爱·关爱农民工子女·名师一堂课”在成都市友谊小学正式启动,胡雯婷担任学生代表上台讲话。
记者与五年级五班班主任罗惠蓉老师交流得知,胡雯婷虽然小小年纪,但从三年级开始就自己坐公交车上学了,由于家在犀浦,每天起码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才能到校上课,却从来没有迟到过。
由于不是学校足球队的成员,胡雯婷看到有名师来上足球课,羡慕不已。缠着记者下次也要找个她喜欢的名师来教她。“我最喜欢听张靓颖的歌了,特别是《画心》。主持方面如果CDTV-4台的主持人袁莉能来指导下我就好了,她主持风格很随和,不经意间就能拉近和嘉宾的距离,而且长得也漂亮。”
学生家长:
和名师一起踢球对孩子是一种鼓舞
“我小时候也爱好足球,只不过没这么好的条件,也没有名教练来教我们怎样踢球,后来也就荒废了。现在看到儿子踢球也想上去踢两下试试,找一找年轻时候的感觉。”友谊小学四年级六班学生张驰的爸爸张杰在看完儿子比赛后告诉记者,“这样的志愿活动特别好,给了普通孩子与名师接触的机会,同时也让孩子和家长都看到志愿活动的积极意义,应该把这种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精神传播出去,这样的活动以后应该多办!”
张杰和妻子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经过多年打拼后,现在生活还算比较稳定。但由于平常工作比较繁忙,所以没什么时间陪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我们的知识和精力有限,不能对他进行指导,平时能做的只有陪着他在电视机前看看足球比赛。”父亲张杰因此一直对儿子有着深深的歉意,他说:“感谢这次的志愿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接触名师的机会,和名师一起踢球,增长了他们的见识,这对孩子是一种鼓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对孩子的亏欠。”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陈熙易 实习记者 刘俊伶 余红英 摄影 陈艾
遂宁:川剧小演员打擂台
5月30日,遂宁市举行川剧联欢演出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来自遂宁市少儿业余川剧艺术学校的学员们登台亮相,与遂宁市川剧院的演员们同台打擂,用自己学到的川剧表演艺术庆祝“六一”儿童节。
在遂宁市镇江寺影剧场内,小演员们盛装登台,《川剧小戏迷》、川剧表演唱《数鸡》、《拷红》等精彩节目依次登场。来自遂宁市川剧团的青年演员也上演了拿手好戏《扈家庄》、《八大锤》、《太庙惊魂》、《观景》、《滚灯》等剧目。
刘德君 四川日报记者 张良娟
绵阳:举行首届学校少年宫成果展
5月29日,绵阳首届学校少年宫成果展在绵阳南河体育中心鸣锣开展。绵阳各县市区、城区学校纷纷“组团”参赛,21个展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进入北川展区,一股浓郁的羌风扑面而来,400多件充满着浓郁羌族文化气息的羊皮鼓、羌绣、羌族图腾、香包等学生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游仙区展区摆满竹制的书架、竹简、编钟等作品,一套竹制的战国编钟尤为惹人注目。在涪城展区,学生的手抄报、绘画、时装等手工艺品大部分利用废旧材料制成,既环保又容易操作。
据了解,5月31日,绵阳南河体育中心还举行才艺、书法美术、体育游艺、科技制作等现场展演,活动将于6月1日结束。
闫静 四川日报记者 邹俊川
成都:第十一届儿童电影周开幕
5月30日,“缤纷世界七彩童年”2012成都第十一届儿童电影周在成都东方世纪电影城拉开帷幕,国内导演王小帅携影片《我11》亮相本届儿童电影周。
从5月30日到6月5日,《神奇的海盗团》、《雨果》、《我11》、《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潜艇总动员》等10部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将在电影周期间展映。本届儿童电影周的开幕影片为《我11》。
除成都外,乐山、遂宁、中江、峨眉山等地的影城成为本届电影周的分会场,展映活动同步进行。
四川日报记者 张立东
小手拉大手构建文明新环境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武侯区了解到,为了构筑校园文明新环境,发动各中小学生、家长、老师都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武侯区启动了“文明城市有我,小手拉大手”校园环境治理月活动。
什么样的校园是干净整洁的?学生什么样的言谈举止是大方得体的?哪些行为又是不文明应杜绝的?5月,武侯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该区教育局面向学生和家长发出了《武侯区学生文明公约征集公告》和《武侯区家长文明公约征集公告》。以问题整改为导向,全面优化学校管理绩效,实现校内、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精细化的校园管理,尤其抓好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环境的监督和整治,消除薄弱“死角”和“盲点”。
同时组织各学校编写《学生文明养成校本教材》、《校园文明公约》系列读本,包括教师读本、中学生读本、小学生读本和幼儿园读本,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实效,教导学生成为在社会、在学校和在家庭“言行一致、文明优雅”的人,做到校园文明、学生文明有具体量化标准。
此外,武侯区还在中小学校园开展了环境治理“三包”倡议活动(即确保学生不乱扔垃圾、不乘坐无证无牌车辆、不购买无证食品),成立“学生校园巡查队”,劝止校园内不文明行为;建立学生“校园监督岗”,对校园周边学生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和劝导。还将组建“家长志愿服务团队”,全面参与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学校校容校貌的维护和学生文明习惯的监督。
成都晚报记者 程璞
广元: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视频
“爸爸,我今天特别高兴,收到了叔叔阿姨送来的节日礼物!我好想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收到礼物要说谢谢,过年时我就回来看你。”5月28日,在广元市剑阁县下寺小学远程教育站点里,留守儿童、6年级1班的黄恩泽,与远在深圳务工的父亲进行了视频聊天。
当天,在这个远程教育站点,15名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进行了视频聊天。
“广元市四县三区的留守儿童,都能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的设备和远方的父母视频聊天了!仅元坝区254个终端站点,已为2457名留守儿童服务过,并为留守儿童播放专场电影387场次,开展专题交流活动215次。”广元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徐贵明说。
5月初,广元市委组织部决定,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举办“开展一次爱心捐赠、组织一次专场放映、进行一次亲情连线、举办一次主题交流”的“四个一”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四川日报记者 侯静
乐山市中区:给留守儿童发生活补贴
5月29日,乐山市中区出台决定,由区财政新增投入80余万元,对全区12所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给予生活补贴。由此,市中区该项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年30万元,提高到110余万元。
四川日报记者 刘若辰 杨国庆
一份实在礼物:向幼教“小学化”说不
“让我们行动起来,给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5月25日,成都市金牛区第三、第四互动发展联盟的27所幼儿园园长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公约》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送给孩子们一份“实在”的节日礼物。《公约》特别提到:坚持保证幼儿每天有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寄宿制幼儿不得少于3小时。
石璐 四川日报记者 江芸涵
不一样的生活经历 一样的阳光童年
今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样一个充满快乐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特殊儿童格外值得关注——都江堰友爱学校118名在“5·12”地震中因震致残的学生。他们在天真烂漫的年纪突遇变故,但幸运的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中,在老师同学的帮助照顾下,他们从阴霾中走向阳光,重新找回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轮椅舞蹈美轮美奂,坐式排球激情有力……年纪虽小,却身残志坚,这群特殊的儿童,以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学习的努力奋进,表达着对社会各界的无限感恩。
坚强的故事,我的同学是主角
5月30日,在都江堰友爱学校6年级2班庆“六一”主题队会上,杨欣玥同学讲述了一个名叫“阳光下的微笑”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正是她的同学——邱洪龄。
“我的同学邱洪龄刚到班里来的时候,总是埋着头,有点自卑,不和大家说话,习惯默默地待在角落里。后来我和其他同学就在下课的时故意到她身旁大声聊天,上体育课时故意轻轻地把球推到她的身旁,美食活动的时候邀请她品尝美味……”在“5·12”地震中,邱洪龄的左腿被迫截肢。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小洪龄很受打击,以前活泼外向的她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很久也无法恢复。刚来到友爱学校时,她总是一个人悄悄地躲在角落里,不想让大家过多地注意到自己。为了帮助她尽快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同学们想方设法地与她拉近距离。
“渐渐地,我们看到了变化,邱洪龄变得越来越爱笑了,不仅如此,她还变得越来越活泼、越来越有自信,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呢!现在邱洪龄还非常爱参与体育锻炼,她还是学校轮椅舞的队员,只要有重大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看到她精彩的表演!”在杨欣玥声情并茂的故事里,我们看到邱洪龄的变化。“我的同学邱洪龄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她比大家都更坚强、更自信。很多时候同学们遇到麻烦了,都是她给大家力量,鼓励我们一起来勇敢解决难题。很多时候,她的微笑就是我们力量的来源!”
据都江堰友爱学校邹虞老师介绍,在全校1400多名学生中,像邱洪龄这样因地震肢残的孩子共有118名,他们来自全省各地,按年级分配到各个班随班就读。现在在友爱学校的每个班里,几乎都有2—3名肢残的孩子,但他们却和班级里每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一样地活泼、一样地热爱运动。
坐在轮椅上,用舞蹈表达感恩
6年级4班的王忠杰,来自都江堰,来到学校以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学校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而且很快就恢复了以往开朗的性格,特别喜欢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还报名参加了彭登怀绝技艺术培训班,成为轮椅舞队伍中的一员……
7年级的张春梅,地震中被埋在废墟里4个昼夜,后来失去了双腿造成高位截肢,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这个坚强的女孩非常乐观积极,除了积极参加轮椅舞排练,还曾经在都江堰市运动会的游泳比赛中获过奖……
一边静静地看着他们排练舞蹈,一边向记者介绍着每个孩子的情况,对邹老师来说,这些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儿女一样熟悉。身体的残疾、行动的不便,同学们用坚强和毅力不断冲破这些障碍,在轮椅舞的排练上,他们从零开始,在彭登怀艺术团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和每个周末来排练。他们将最好的表演呈现出来的同时,自己也从音乐中得到鼓励,用舞蹈表达着感恩。
“因为肢体的残疾,他们的双手有时会失去平衡感。有的时候他们不敢往上伸手往后仰头,生怕轮椅往后翻。旋转、加速、急停……一连串熟练的动作下来,他们常常已是满头大汗。”孩子们的每一个点滴进步,让邹老师非常心疼,更让她感到欣慰,这支轮椅舞表演队在去年四川省残疾人艺术节上的表演获得了一致好评,孩子们还远赴香港进行了演出。
4年前,他们因为地震而失去了健全的肢体;4年后,他们坐在轮椅上舞出生命的精彩和心中的感恩……
成都日报记者 李影 郑莹莹
责任编辑:姜丽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日期: 2012-06-01 12:04:39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