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9-05-05 09:01:05 雅安日报
国内知名旅游地周庄、丽江,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能让海内外游客耳熟能详,除了巧借外力外,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作重要支撑。 日前,来雅了解我市女娲文化的甘肃天水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海涛详细介绍了天水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八千年文明看天水 发展旅游产业,讲究内外兼修,其中,“内”指的是文化和旅游资源。 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天水市,除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西北风情的西部名城等多张城市名片。 陈海涛介绍,目前,天水市境内有国保单位13处,省保单位32处,旅游景区景点228处,其中A级景区8个。 在文化界,曾有这么一说:八千年文明看天水、五千年文明看西安、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一百年文明看上海。 目前,天水有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伏羲庙,大地湾遗址发掘出了世界最古老的彩陶和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地画,抒写着八千年的华夏文明。 为此,天水推出了寻根祭祖游、名城古韵游、百里石窟艺术走廊游、陇上江南游、温泉康体游等精品线路。
女娲和姜维共为合作基础 在陈海涛看来,雅安和天水若要共同打造推广女娲文化,女娲文化和姜维文化都可以作为两地合作的基础,并作为两地合作发展的重要支撑。 “现在,天水市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世传为姜维故里,有姜维衣冠冢。”陈海涛介绍。 在雅安芦山,相传姜维曾在这里筑城守卫、屯兵设防。现芦山县姜侯祠中尚保留着三国时期的姜城遗址,在芦山,与姜维有关的文物还有姜公庙、姜维墓、平襄楼、姜侯祠大殿、“汉姜侯祠”牌坊等。 更为重要的是女娲文化的合作。 “天水很多民俗都受女娲文化的影响。”陈海涛说,甘肃天水市秦安陇城镇风沟悬崖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镇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世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抟土造人用水之泉。镇南门有一女娲庙,生动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情景。 在我市,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三雅”——雅女、雅雨、雅鱼,也与女娲文化有关。 相传女娲补天到最后,体力不支,佩剑跌入江中,宝剑化为雅鱼头上的鱼骨,这也是雅鱼异于其他鱼类之处;补天未成造成雅安“天漏”,“天漏”造成了雅安多雨,雅安成为一座“雨城”,雅雨滋润出来的雅女,犹如璞玉,虽未雕琢而自有风情。雅雨还滋生了另外两片绿叶——茶叶和竹叶,它们为茶文化的传承贡献着力量,也为国宝大熊猫从冰川时代存活下来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环境。 内外兼修共同发展 两地若要合作,还需要外在因素的支持,这便是道路、住宿等相关配套设施。 承办过“一会一节”“旅发大会”的我市,在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上,已基本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天水市的情况如何,是否也能构成合作的基础? “天水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也能基本满足游客的需求。”陈海涛说。 据陈海涛介绍,天水地处甘、陕、宁、川四省(区)交界处,位居兰州、西安两大城市中点,目前,从雅安到天水,基本是高速公路,开车需8小时左右。 “目前,天水市内已形成了五条精品线路,值得一提的是,天水旅游已被国家纳入‘丝绸之路’专线游,‘三国文化’旅游线、‘麦积山石窟一日游’被甘肃省列入‘麦积山—炳灵寺—莫高窟三大石窟专线游’。”陈海涛介绍。 陈海涛表示,希望在此基础上,能与雅安联手,共同发展。天水市旅游局将积极推荐雅安,让更多的天水市民了解雅安,到雅安观光旅游。记者 江宇
责任编辑:SNOOPY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09-05-05 09:01:05
编辑:SNOOPY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