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9-06-26 09:32:47 雅安日报
长毛兔是助农增收的一大产业 叶子 摄
廖家坤满怀希望喂兔子
“今年的行情渐好,受国际兔毛市场转暖的影响,估计明年兔毛收购价格还会往上涨……”看着兔笼里数千只乖巧的长毛兔,荥经县长毛兔科研繁育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家坤一脸笑容。23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经过长达3年的蛰伏后,近期,荥经长毛兔“身价”芝麻开花节节高——从当初最低谷时的64元/公斤涨到了如今的130元/公斤。廖家坤望着家里库存的5吨兔毛,他看到了希望……
火爆时 残疾人供出2个大学生 上世纪80年代,长毛兔是荥经县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之一。说它是“支柱”,原因有两个:一是养殖范围广;二是养殖收益高。 荥经县畜牧局副局长、高级畜牧师赵小平称,1981年荥经县首次从上海引进了长毛兔。当时,人们还将它很时髦地称之为“安格拉长毛兔”,随着长毛兔价格的一路飙升,长毛兔养殖在荥经县一炮走红。 业界人士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1982年,长毛兔的收购价格最高达到了120元/斤,好的兔种,一只就可以卖到500元;当年,一个大学生每月的工资仅52.5元。这就是说,当年,一只种兔的价格是大学毕业生近10个月的工资。在高利润的回报下,荥经县一度出现了农户、单位、机关,家家户户养长毛兔的“壮观”景象。不少家庭在住房拥挤的情况下,在阳台、卧室里养起了长毛兔。 荥经县附城乡南坝村8组是荥经县最早喂养长毛兔的村组。如今,养殖长毛兔已成为当地传统养殖的主要致富项目。 在南坝村8组,有位养兔典型人物名叫刘志斌,是一位残疾人。为供养两个读书的孩子,刘志斌夫妇从1983年开始饲养长毛兔,因为条件有限,他的养殖规模常年都在60至70只左右。在他精心饲养下,每年养殖长毛兔的收入维持在5000元以上。2000年至2001年,两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刘志斌用养兔的钱供孩子们上完了学。如今,看着孩子们成家立业,刘志斌感慨地表示,要不是养长毛兔,不要说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就是维持全家人的生活都很困难。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荥经县长毛兔存栏72万只,外销仔兔15万只,实现收入600万元,外销兔毛440吨、实现收入6100万元,其中养兔户占全县常住农户数的48.2%,兔业经济带动农民实现人均增收126.1元,占当年农民人均增收的41.2%。养殖长毛兔,成为荥经老百姓心中“赚大钱”的好项目。
“翻口袋”成为大老板 随着长毛兔产业的红火,荥经县还出现了一种新兴职业,当地人称之为“翻口袋”,他们是兔毛经纪人,一杆秤、几条大口袋是他们的“行头”。“翻口袋”们走村串户收购兔毛,然后以略高的价格卖给兔毛收购大户,从中赚取利润。养殖长毛兔鼎盛时期,荥经县的“翻口袋”多达300人。这些人中有不少靠着长毛兔攫取了“第一桶金”,逐渐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与此同时,荥经长毛兔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2002年,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将荥经县命名为川西优质长毛兔种源基地县; 2003年,荥经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长毛兔专家大院——雅安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荥经长毛兔分院; 2004年,荥经县成功培育出全国第一个中型细毛型新品系——“荥经长毛兔”新品系; 2005年,荥经县建成了全市最大的种兔繁育中心——荥经县长毛兔科研繁育中心; 2008年,荥经县成功申请注册了“荥兴白”长毛兔种兔和兔毛商标…… 至今,在荥经县农村,仍广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养上10只兔,解决柴米油盐醋;养上20只兔,一年脱贫致富奔向小康路;养上50只兔,当年成为万元户;养上100只兔,家中就有一个小金库……”冷清时 董事长割草喂兔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长毛兔让荥经老百姓尝到了“甜头”,那么在随后的几年,长毛兔则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苦涩”。 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荥经长毛兔产业历经28年起起伏伏:1998年至2003年,在长达6年的兔毛市场低迷期,省内外不少兔农因养殖成本和收益严重失调,“杀兔捣笼”的现象时有发生;从2006年开始,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兔毛价格再度大幅下跌,由2005年的150元/公斤跌至最低点64元/公斤。 荥经长毛兔产业的“寒冬”由此开始。 廖家坤对此感受深刻。1987年,退伍回家的廖家坤靠销售兔毛发家致富。2005年9月,廖家坤投资100余万元,修建起占地30余亩,全县最大的长毛兔科研繁育中心。建成投产后,繁育中心当年实现纯收入10余万元。2006年5月,兔毛市场行情急转直下,廖家坤第一次彻夜难眠。 看着繁育中心的上千只长毛兔,廖家坤陷入了深思:“是坚守,还是放弃?”凭借对兔毛市场行情的了解,他坚信,兔毛作为纺织业不可替代的产品,低谷期终会过去。但是,多久能迎来“春天”,他没有把握。 为了节省开支,廖家坤将繁育中心的工人由10人减到6人,高薪聘请的3名专职兽医干的活也由他一人承担,并将老家的房子抵押贷款40万元用于繁育中心日常开销。夫妇俩每天忙碌着割草喂兔、清理兔场、加工饲料。在最困难的时候,廖家坤养殖的兔子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从1000多只增加到如今的近4000只。 现在,每天到廖家坤家中“蹲守”收购兔毛的商家有三四家,“幸好这些年坚持下来了。”廖家坤高兴地说。
社长外出跑销路 在荥经县长毛兔产业中,天凤乡开创的“天凤模式”格外引人注目。 2004年,荥经县天凤乡正式成立养兔协会。当时有108户农户自愿入股,协会则负责对入会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2008年,在申请得到批准后,天凤长毛兔专业合作社成立,社员们养殖的长毛兔都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 天凤长毛兔专业合作社社长段治坤记得很清楚,2005年的时候,荥经长毛兔的销售形势仍是一片大好。当时,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纷纷云集荥经。每年,仅经他卖出的长毛兔就有10多万只。 在遭遇市场“寒冬”后,天凤长毛兔专业合作社在荥经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对长毛兔进行品种选育,“这是一段漫长的蛰伏期。” 赵小平说:“市场低迷期,选育良种长毛兔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市场复苏后,荥经长毛兔尽快走出低谷的前提条件。”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天凤乡养殖户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杀兔捣笼”现象。相反,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有增无减,目前已达到了1473户。 入社的人增多了,责任更重了。2008年4月,段治坤率领部分社员前往安徽、河南、浙江等地学习考察。目的很简单,“就是给荥经长毛兔找出路。”在考察中,段治坤发现,荥经长毛兔具有体型适中,毛质洁净度高等多种优势,市场认可度高。在经过多方洽谈后,天凤长毛兔专业合作社与沿海纺织企业达成协议,以设立最低收购价的方式,签约收购该社提供的兔毛。 在兔毛70元/公斤的市场行情下,天凤长毛兔专业合作社都以140元/公斤左右的价格收购社员提供的兔毛,这一举措,不仅使该社提高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快走出了“寒冬”,也使社员们养殖积极性大大提高,“荥经县是长毛兔之乡,我们每个社员所承担的责任就是要把产品搞好、搞活,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的道路。”谈及未来,段治坤信心十足。
记者感言 兔毛价格涨了,养殖户们笑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情涨涨跌跌对于商家而言已是见惯不惊。可是,对于抗风险能力很弱的农户就不一样了,谁能帮助他们有效抵御市场经济一轮又一轮的“风暴”? 显然,荥经县的“天凤模式”已经开始了一种新的探索。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风险被团体减弱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成为他们抱团取暖抗御“寒冬”的方法。但是,享受最低收购价的农户毕竟是荥经县长毛兔养殖大军中的一小部分,对于大多数养殖户来讲,收成好还是不好仍然要看市场的“脸色”。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养殖户还是天凤长毛兔专业合作社,都期盼着兔毛收购的“庄家”——纺织业龙头企业落户荥经。据了解,这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就是农村专业合作社上挂具有行业优势,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下联农产品基地和广大农户,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一种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将市场信息告诉会员,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最大限度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 令人欣慰的是,作为荥经县的支柱产业,荥经县委、县政府对长毛兔养殖一直高度关注。不仅始终坚持抓发展、抓选育、抓优良种群的保留,而且长年对长毛兔养殖大户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和帮扶。据悉,荥经县将在近期开展专门的调研,巩固和壮大长毛兔产业发展。但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荥经长毛兔能够早日实现产业化经营。
责任编辑:SNOOPY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09-06-26 09:32:47
编辑:SNOOPY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