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9-09-22 10:06:09 雅安日报
新中国成立60年,雅安体育从单一走向多元;雅安的运动健儿走向世界;雅安的体育事业昂首迈进新的辉煌…… 群众体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是改善人民精神面貌,保持一座城市和谐、健康音符的强大根基;雅安的全民健身运动正在奏出强大的音符,而体育竞技如同一座金字塔的塔尖,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夯实基础下,塔顶的雅安健儿们乘风破浪!
市体育中心效果图
市民眼里的雅安体育
“现在我每天都在河边上转耍。”20日下午5时许,一位83岁高龄的老大爷手拿着扇子走在市区滨江路上。这位大爷叫王世祥,对体育有着深刻认识的他从上世纪80年代退休起,每天都按时进行体育锻炼。 如今,体育不知不觉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在雅安的大街上,有许多像王世祥一样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人们。 王世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雅安”,作为普通人,对雅安体育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感触。 “那个时候我可是位忠实的球迷,有许多人像我一样对篮球有着很高的热情。”上世纪50年代,作为西康省省会的雅安,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举办篮球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篮球队会为人们奉献一场周末的盛宴,“有时会有一些排球比赛,周末看比赛几乎是我们唯一的乐趣。” 由于历史原因,体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体育又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 “现在运动设施多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运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前段时间的龙舟比赛就搞得好!”王世祥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里悄然出现的健身器材为普通的老百姓提供了体育锻炼的场所,市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进行锻炼;周公山、金凤寺和蒙顶山成了市民周末时备选的天然健身场所;柔力球、太极拳、练太极剑、每天晚上在广场上热舞、在健身房里跳操的市民人数越来越多,虽然人们选择的锻炼方式不同,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健康的体魄。 “人家都说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王世祥的观念里,年轻的时候忙吃忙穿、忙着供养家庭和孩子,到老时身上没了重担,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自然就注重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自我需要,一种希望自己身体健康的需要。”王世祥说。
2007年市中学田径运动会
雅安竞技体育的变迁 30多年前,在大渡河畔的石棉县,有一个瘦弱的小孩把水泥墩当杠铃,不停地举上举下。1980年,因为他“练”过举重,经学校推荐,石冕以教练的身份带学生到乐山市参加中学生举重比赛。直到这时,石冕才真正见识了杠铃的模样。他兴奋地围着杠铃转。如今,昔日瘦弱傻小伙子已成为举重国际A级裁判,在2008年8月9日北京奥运会举重赛场上,作为奥运会举重比赛检录长,石冕在赛场上执裁了陈燮霞夺取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首枚金牌的比赛。 在雅安的体育史上,石冕是踏进奥运会评判赛场的第一位教练。还有许多一路艰辛取得了良好成绩的运动健儿们。 1951年,雅安策划修建一个面积约为6750平方米的体育场——人民广场。雅安市朝阳街乱坟地辟为300米跑道运动场,中设一中型足球场。翻开原雅安地区的体育志,在西康省第二届运动会上,田径和举重成为雅安为数不多取得好成绩的两个项目。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白手起家到在各个领域的崭露头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培养了一大批国际级和国家级运动健将和优秀运动员,取得了70多项全国冠军,13项亚洲冠军,8项世界冠军。 “玉米馍馍+老腊肉是我们的战略方针。当时的雅安射击在全省有拿前3名的实力,雅安的体育综合实力在全省排8名以前。”市体育局工作人员刘雄说,上世纪80年代,天全有一支业余体育队伍,出了许多有名的“大力士”,当时他们吃的就是玉米馍馍和老腊肉。根据雅安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等特点,雅安体育着重培养力量型、灵巧型的运动员,使得举重、摔跤、柔道、射击、皮划艇水上项目等在省上名列前茅。 刘雄原来也是体育射击选手,上世纪80年代时,他们有一个简易的射击训练场。射击场内只有符合要求的50米距离射击牌,枪支能满足每个运动员的使用。 2001年起,雅安市投入8052万元建设占地140亩的雅安市体育中心,主体工程预计在今年内完工。全市现已有中、小型体育场馆和场地近200个,面积共380000平方米。 雅安的竞技体育,从田径和举重两个项目发展到举重、摔跤、柔道、射击、皮划艇水上项目,百花齐放。水上项目成为了雅安的优势项目,培养了王凤、杨雅莉等一批参加了奥运会和备选奥运的优秀运动员。而传统项目则是能与经济发达的市州抗衡的柔道、举重、摔跤、射击等项目。
希望雅安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以前送礼送吃喝,现在送礼送健康。健康已经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而体育锻炼则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趋势。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的体育人口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全市总人口的40%。 回首雅安竞技体育60年,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虽然体育设施不完善,但是雅安的运动员们总是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曾多次在全省综合运动会上打败了经济强市的运动员,开创了具有雅安特色的体育项目。 王凤走出了荥经县烟竹乡,成为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苟定超以坚定的眼神和精准的枪法跨越了自己身体缺陷的鸿沟;石冕另辟蹊径,成为雅安奥运裁判第一人。 他们走出了雅安,走向了世界,走进了奥运。 近几年,雅安承办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比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名将走进雅安,感受雅安。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电话采访了奥运拳击冠军张小平。 “虽然我在雅安只呆了短暂的几天,但我看到了雅安体育的朝气,和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张小平说,在川农的体育馆、在他去过的中学里,使他感受到了雅安人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看得出来雅安很重视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人才的培养。 张小平说,相信雅安一定能向四川、向全国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希望雅安的体育运动能够蓬勃发展,取得骄人的成绩。实习记者 熊蕊
责任编辑:hhgzttxs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09-09-22 10:06:09
编辑:hhgzttxs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