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03-07 12:11:17 雅安日报
驾车的时候习惯吸烟、打电话的司机朋友可要注意了,目前雅安市交通部门针对驾乘人员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正展开“5+1”的专项整治行动。即落实五项基础整治措施:加强驾驶人培训、加强驾驶人考试发换证教育、加强驾乘人日常教育、加强社会宣传、加强社会监督,强化路面执法查处。 据了解,在所有致命的交通事故中,有70%以上的事故与驾驶员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有关。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关键往往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驾车小陋习。可见,道路安全不能掉以轻心。
警示:一支香烟引发的一场致命惨剧
在雅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特勤大队一楼的办公大厅里摆放着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宣传海报,每一幅海报上都是一桩桩真实的交通事故,血淋淋的照片让我们反思着道路安全的重要性。大厅最边上的一幅海报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真实的案例就发生在市区城后路泛华厂附近,事故造成两人当场死亡,而酿成这场血案的罪魁祸首就是肇事司机手中的一支香烟。 时间闪回到2009年3月2日,雅安人王某某开着一辆中型货车从汉源回到了雅安。早8时30分,王某某由荥经方向行至雨城区西门南路113号外,突然烟瘾犯了,左手掌控着方向盘,右手一摸口袋,没烟了。见此路段没有交警执勤,于是他将货车逆向停靠在道路左侧的一个报亭处,下车购买了一包红塔山香烟。 随后他再次上车,一边准备起步行车一边将香烟放入嘴中点燃。哪知烟刚被点燃就掉到了地上,王某某一边正常行驶,一边埋下脑袋捡烟。 正在这时,王某某货车右前方的一个老大爷正骑着电瓶车载着自己的外孙女准备横穿马路过街。低下脑袋找烟的王某某并没看到路前方的道路情况,仍然正常行驶的货车咔嚓一声撞向了电瓶车上的一老一小。这时,王某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觉得事情不妙。当他下车一看究竟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酿成了大祸。 事故处理民警杨学工回忆道,当时我们到达现场的时候看到小女孩整个身体都被压在轮胎下面,她和他的爷爷都是当场死亡,场面十分惨烈。如果这个肇事司机能自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文明的驾驶车辆,那么这一幕惨剧就不会发生。 杨学工作为雅安市特勤大队的一位资深民警,他觉得很多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都是由驾驶员不合规定的小陋习造成的。“据我这么多年的办案经验来看,5%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由开车打电话、吸烟等不良习惯引发的,除了开车打电话和吸烟,机动车乱停、乱放;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和随意调头;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等,这些都是不文明的驾驶行为。”除了这些杨学工还谈到,“城区里不少出租车司机为了图方便、揽生意,随意掉头、随意停车,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很多女性司机都喜欢在汽车后窗上堆放洋娃娃,如果一旦要倒车,视线全部被遮挡。如此一来也很容易诱发多种交通事故。开车吸烟、打电话这些小陋习更是不少小车司机、驾驶员普遍存在的行车习惯。”
说法:小陋习造成的惊险经历
正如杨学工所说,行车期间吸烟、打电话等行为在机动车驾驶人员中较为普遍。如果细心注意,驾车小陋习时常出现在我们周遭朋友、同事甚至家人的驾车过程中。 市民于小姐就有这样的感触,“我老公2006年考了驾驶执照,不久后就贷款买了一辆每天代步上下班的小汽车。最初他还比较注意行车安全,摸了两三年的方向盘了,现在自认为是老师傅,总是在行车的过程中干其他事情,有时坐他开的车都觉得心惊胆战的。”据于小姐所述,她的丈夫杨先生经常在行车时打电话、吸烟、吃早饭,“对他来说,这些都变得习以为常了。” 为了提醒丈夫安全行车,于女士不止一次在杨先生耳边念叨,提醒他别在车上吃早饭、别在车上吸烟等等,可是每次劝说都是徒劳无功。对此,杨先生也显得很无奈。“很多时候车子开久了容易犯困,这个时候就得抽一两支烟来提神。而且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抽烟,要我在开车的时候控制抽烟是不太现实的。” 其实不用于小姐提醒,杨先生也深知行车过程中吸烟的危险性。因为他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直到现在这次回忆还让杨先生心有余悸。 2009年的一天,他独自驾驶着爱车行驶在成雅高速公路上。由于高速公路路面状况良好,杨先生每次上高速都以100码左右的速度前行。这天小车上了高速不久,杨先生感觉烟瘾犯了,于是一一只手掌控着方向盘,而另一只手熟练地在裤包里摸了摸,拿出了一个烟盒。这时,他的行车速度减到了80码左右。小车在高速公路上有序地行驶着,不一会儿香烟也被点燃,一切好像都在杨先生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就在杨先生吸完香烟准备开窗扔掉烟蒂的时候,快速行驶造成的强大风力将烟蒂又吹回了车内,由于烟蒂未熄灭,吹回车内的烟蒂又恰好掉在了杨先生的衣服上,杨先生的外套被烧破了一个大窟窿,而行车思想高度集中的杨先生也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小事故给影响了。他告诉记者,“当时烟蒂掉在身上的时候感觉痛极了,本能地在座位上跳了起来。一两秒钟之后才回到正常思维,才发现自己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杨先生回忆起当初的一幕惊险面画时,他还有些后怕。“这件事过后,我上高速公路都尽量不抽烟了。要是当时我身边有个超车,或者是路面有些不安全情况,我肯定在医院里面躺起了。”虽然杨先生意识到了行车吸烟的危险性,但是他表示自己平时在普通路面行车时,还是会忍不住点烟。 和杨先生一样,私家车主唐国强也有开车吸烟的习惯。唐国强今年48岁,烟龄26年,平均每天一包香烟。也许在他行车生涯中并未发生任何交通事故,因此唐国强认为行车时只要控制车速,专心观看四周路面状况,在车上吸一两支烟也无所谓,不仅不会因此造成什么交通事故,而且可以让驾驶员提神醒脑,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就在前不久,唐国强搭乘一个朋友的顺风车去市区沙湾路办事。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电话铃声响起,于是驾驶员就边拿起手机边握着方向盘开车。谁知小车行至交通车站附近,正在讲电话的驾驶员朋友没看清楚道路情况,和转弯过来的一辆出租车来了个“亲密接触”。两辆车都被撞变了形。虽然这次追尾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让唐国强对行车安全有了重新的认识。“开车是一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情,许多惨痛的交通事故都是在一瞬间酿成的。”
交警:打造文明交通的长效机制
专项整治“5+1”行动开展以来,通过落实加强驾驶人培训、加强驾驶人考试换发证教育、加强驾乘人员日常教育、加强社会宣传和加强社会监督五项基础整治措施,并强化路面的执法检查活动,使机动车驾乘人员 “三乱”(乱停乱放、乱丢弃抛洒物品、乱遗洒飘散载运物)等损害道路交通环境的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得到遏制,驾乘人员交通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交通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城乡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 作为此次整治工作的重点之一,驾驶机动车时打电话、看电视、吸烟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雅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二大队大队长崔永刚谈到,目前雅安机动车驾驶人员的整体交通素质还普遍较低,通过对驾驶人员进行交通文明的宣传、教育和查处,这段时期的道路交通事故明显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许多。崔永刚认为,文明交通和交通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以及行人都自觉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规范,那么每年的交通事故一定会减少一大半。 “从驾驶心理学来看,开车是一个思维高度集中的过程,驾驶人员所听所看是对道路状况的直接反馈,如果听觉和视觉被分散,开车的危险性就会提高。开车打电话、吸烟、不系安全带等,这些陋习看似平常,如果稍不注意都会影响驾驶人员的行车质量。这次交通部门大力宣传文明驾驶,也是希望从驾驶人员的意识入手,从源头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 崔永刚说道,这次“5+1”专项整治行动虽然正持续到4月30日,但希望由此打造一个文明交通的长效机制,通过更多的途径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企业,大力宣传文明交通的法律法规,大力倡导行车安全知识。引导每一个人都自觉参与到文明交通的长效整治活动中来,为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道路交通秩序尽一份力。 记者 邵也萍
责任编辑:wsgly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10-03-07 12:11:17
编辑:wsgly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