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04-16 09:28:25 雅安日报
备受关注的麦坪遗址现场发掘工作已经结束,目前出土文物的修复整理工作正在进行。 按照规划,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瀑布沟水电站水库蓄水要达到851米。日前水库已经开始蓄水。媒体报道,到今年6月,麦坪遗址将永远沉入20米深的水下。 “修建水下博物馆……”“修建围河堤进行保护……”近日,雅安市委书记信箱、各大网站论坛,呼吁保护、保存麦坪遗址的呼声不断涌现。 是淹没还是保留,麦坪遗址该何去何从? 记者进行了相关走访调查。 建议修建U型堤坝 近日,在人民网E政广场网络提案的版块里出现了一个主题为《敦请国务院拨专项资金保护雅安市汉源县“麦坪遗址”》的提案。目前,这个编号为E政案第4361号的提案已在人民网网上议政区立案,并有50多位网友联署。 提案人网名为“大河蜿蜒”,是我市汉源县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他曾多次前往麦坪遗址发掘现场,感触很深。 在提案中,“大河蜿蜒”写到:麦坪遗址处于大渡河中上游最为平坦的河谷地带,翻越北面的大相岭可以到成都平原,翻越小相岭可到西昌和云贵高原,往西是青藏高原,往东则是长江、中原,形成了东西南北“米”字形的交汇区。 “(麦坪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接上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富林文化’,意义不言而喻。”“大河蜿蜒”认为,淹没麦坪遗址实在很可惜,应该留下这一宝藏,“小小20多米落差,不应该葬送一个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人类生命进化史遗址”。 在提案中,“大河蜿蜒”以民盟盟员、政协委员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了三项建议。 首先他认为应该暂缓蓄水,拨专款建造U型防水堤,把麦坪遗址隔离于水库湖区之外,保护起来。同时,应该降低瀑布沟水电站设计水位25米,让麦坪遗址永远保留在地面。 “大河蜿蜒”还提出,与此情况相似的汉源“富林文化”遗址,也应当得到相同的保护。 近日“大河蜿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呼吁的麦坪遗址保护,与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并不矛盾。并且麦坪遗址的成果,已不仅属于雅安市或汉源县,已提升到了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水准。 “大河蜿蜒”认为,保护麦坪遗址是我们对人类进化史、人类文明的重视,是我们提升国家软实力、发展雅安旅游、发展区域经济需要的条件。 建议建水下博物馆 “建议国务院批准在人类珍稀的考古遗址麦坪修建未来的水下博物馆。”近日,一条以此为题的帖子在天府论坛上引起很大关注。 发帖人“雅安刘传康”说,此馆的建设,对于人类朝拜文明,拉动旅游,观览大自然西部若水风光,领略古文明的诞生和拓展,再看现代浩瀚发电工程的科技及高峡出平湖的壮举,皆有不可估量的各种意义的强大收获,为人民做好这一值得称颂的千秋万代的丰功伟绩。 我国最早的史书记载:黄帝正妃嫘祖生有二子,其后皆有天下……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为妻……(生下了他们的儿子颛顼大帝)颛顼的儿子鲧,鲧的儿子大禹,大禹娶涂山氏女娲为妻……这些重大的历史史实故事发生在哪里? “这些都需要考古的事实来推断来证实。”“雅安刘传康”认为,麦坪考古挖掘的现场让我们找到了答案,他的现场就在昌意降居若水的区域内,说明雅安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文明者,大禹的儿子“启”的记载称谓,也就是说,华夏文明是从“启”开始的。 打造汉源乌托邦之城 在四川在线天府论坛里,一条“雅安,请把价值连城的麦坪遗址留下”的帖子也备受关注。 发贴人王苑青提出了建议打造【汉●源:乌托邦】之城旅游景区的观点。 “全世界这样的遗址有几个?”王苑青认为,麦坪遗址作为长江上游文明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将骤然拉升“雅安”这支潜力股的品牌含量、文化含金量,是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更将从历史、文化层面壮大四川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的“身子骨”。王苑青提出建议:打造【汉●源:乌托邦】之城旅游景区。 他认为,瀑布沟水电站若能暂缓蓄水,给考古队以充足的发掘时间,那最为理想。他建议,可采用筒子似围合,或密封式水下博物馆形式,把麦坪遗址彻底保护起来。 至于他多次提到的“【汉●源:乌托邦】之城旅游景区”开发,他认为可以整合一切自然、生态、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全球唯一的【汉●源:乌托邦】之城。 “【汉●源】——汉文化之源。”王苑青说,这是我们未来解读、创意、打造“麦坪”的一把金钥匙。 遗址 沉睡是最好保护 “麦坪遗址的保护,我们正在研究新的对策。”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潘红兵告诉记者,目前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麦坪遗址的保护都高度重视,也有不少市民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自己的想法。但麦坪遗址的未来,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案。 汉源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魏洪强告诉记者,部分专家持淹没遗址的观点。他们认为,麦坪遗址出土的文物对于考古研究的确有很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但是要将其作为旅游开发却不太能发挥大效应。 “而对于保护遗址的声音、观点,我们都在关注,也尽量做了分析。”魏洪强认为,无论是什么渠道反映的声音,也无论是什么观点,都透露出大家对于麦坪遗址的关注。 他说,针对各种渠道所反映出的观点,相关部门和专家都十分认真地对待,也做过细致分析。 “修建围河堤的时间根本不允许,按照规划6月就要蓄水。”魏洪强说,专家们认为耗巨资修建水下博物馆也不太可能,意义也不大。 魏洪强说,遗址将沉入水底,这的确让人有些惋惜。但是众多考古专家认为,让麦坪遗址慢慢被淹没,静静躺在水底才是最好的保护。 汉源 建麦坪遗址博物馆 汉源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魏洪强告诉记者,麦坪遗址众多的出土文物已经送到省考古研究院专业技术部门进行下一步的修复整理工作。 魏洪强介绍,目前大部分文物已经取出。该县主要领导、文物管理部门都对麦坪遗址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县上已专门召开会议,征集了不少专家的观点。基本已经形成初步的方案。 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市委常委、副市长、汉源县委书记杨承一介绍,汉源县已准备在新县城筹建麦坪遗址博物馆,所需资金2000多万元已列入县财政预算。 据了解,汉源县麦坪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已经进入选址阶段。今后,这些经修复整理后的文物,将陈列在新建的汉源新县城麦坪遗址博物馆内,供市民、游人欣赏。 “初步方案,是采用就地回填的方式。”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郭凤武告诉记者,针对目前市民广泛关注的麦坪遗址保护工作,文物管理部门已经有了初步方案。 他介绍说,一般遗址保护都是采用就地回填,以此来阻隔外界因素对其产生的破坏。 “我们依然能将麦坪的价值做到最好的宣传。”郭凤武说,目前麦坪遗址的发掘过程已经搜集了最珍贵的资料。今后将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将文物和发掘过程、成果一一展示。 文物管理部门表示,有了更好的整理和宣传,更有利于人们轻松地认识麦坪遗址的文化。
记者 周琦
责任编辑:SNOOPY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10-04-16 09:28:25
编辑:SNOOPY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