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11-22 10:05:19 北纬网-雅安日报
、
拾荒者在垃圾场捡垃圾
16日早上7点30分左右,凤鸣垃圾场发生了一起事故,环卫处自编20号垃圾压缩车在垃圾场装卸垃圾过程中,雨城区凤鸣乡柳良村村民彭某在车尾捡拾垃圾时3根手指被机械切断。 位于雨城区凤鸣乡的垃圾处理场是我市唯一的垃圾处理场所,市区以及周边地区每天有400吨左右生活垃圾被运往这里。这些被当作废品丢弃的生活垃圾,却成了垃圾场周边村民的“财源”,每天都有几十乃至上百人在露天垃圾场“淘金”,不仅影响环卫工人的正常工作,同时,对垃圾捡拾者自身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每天数十名村民垃圾场“淘金” 近日,记者在凤鸣垃圾场看到,场外墙上的公告一层贴着一层,留下多次撕毁的痕迹,场边还立着一警示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警示牌原来由铁制支架支撑,后被拾荒者拔走当废品卖了,所以改由木架支撑。 在垃圾处理场内,众多的拾荒者在捡垃圾,废纸、塑料、瓶瓶罐罐,甚至垃圾里面已经腐烂的剩菜剩饭都成为拾荒者的“目标”。虽然垃圾场内异味刺鼻,但众多已经习惯的拾荒者毫不在意。 记者注意到,不时有满载垃圾的运输车进入处理场倾倒垃圾,往往车还没有停稳,众多拾荒者就一拥而上,垃圾还未倒下,拾荒者们早已守在车尾“等待”。 在几分钟内,几吨垃圾就被翻了个底朝天。翻完一辆车后,拾荒者又返回原来的“领地”等候。 高峰时拾荒者上百人 据了解,众多的拾荒者主要来自垃圾处理场周边的一些村庄。近几年来,随着垃圾处理场垃圾吞吐量的不断增大,拾荒的大军也已形成了“规模”。“今年的拾荒者比前几年都要多。”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垃圾场边,零零落落的帐篷进入记者的视野。经询问得知,原来为了方便昼夜“工作”,一些拾荒者干脆搭起了帐篷居住在这里,一方面便于堆积收获的废品,另一方面看到垃圾车进场可以随时出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帐篷居住点有30多处,高峰时垃圾场拾荒者多达上百人。除了附近柳良村的村民,姚桥附近的拾荒者也远道而来光顾。 记者了解,拾荒者平均一天能收入50元左右,好的一天能收入100多元,一年至少有二万元左右的收入。 安全隐患危及众人 “我们天天将心提到嗓子眼儿里,雨雪天没人来捡垃圾了,我们才能放下心来。”垃圾场的工作人员说,垃圾场只有一条不宽的道路,运输车、摩托车和拾荒者混行,发生危险是常有的事。“很多拾荒者看到运输车不仅不躲开,反而都靠上前去抢垃圾,司机稍不留神就会出事。 除了车辆带来的危险外,拾荒者有时也会因争抢垃圾而发生争斗事件。据了解,垃圾处理场从2004年投入运行以来已发生了两三起伤人事件,结果只能是垃圾处理场赔钱了事。 虽然众多拾荒者以此为生财之道,但他们却根本意识不到周围的安全隐患。垃圾处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垃圾长期堆积,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刺激性很强的沼气,而聚集的沼气遭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这是对村民危险最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拒绝拾荒者进入处理场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由于垃圾含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与垃圾为伴的蚊、蝇、蟑螂和老鼠,也会传播很多致病的细菌和病毒。垃圾释放出的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会对呼吸道有很大损伤。 市区某医院医生分析认为,由于这些天天在垃圾处理场捡垃圾的村民缺少卫生防病知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条件,不少人可能已经携带了病源,在公共场所,这些携带了病源的人可能会传染给他人,甚至可能造成疾病流行。 雨城区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出于安全考虑,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行以来,就张贴公告和竖立警示牌,禁止拾荒者进入拾荒,并且每天派出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巡查,但拾荒者对工作人员的劝阻置若罔闻。 李帆 记者 黄启源
责任编辑:SNOOPY
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日期: 2010-11-22 10:05:19
编辑:SNOOPY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