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2-09-04 09:46:21 北纬网-雅安日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养生意识不断增强,市场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保健产品”深受市民热捧。近期,记者在我市几家医院获悉几起由“保健产品”诱发疾病的患者案例,几位患者都因盲目使用保健产品而诱发疾病。医院专家提醒,保健产品不是“万灵药”,盲目使用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案例一:药枕睡得眼充血
天全县人高婆婆经常睡眠不好,今年3月,看到电视购物里面宣传介绍的“安眠药枕”含有红花、川芎、当归、桂枝等,能治疗失眠。于是高婆婆花了一千元让她女儿帮她够买,随后,高婆婆便开始使用电视购物中的“安眠药枕”。
7月初,高婆婆做了白内障手术,女儿建议高婆婆手术后不要使用药枕,因为“药枕”里的药材会促进血液循环,继续睡“药枕”可能导致伤口破裂,但高婆婆怎么也听不进去,结果手术当晚眼睛就充血,高婆婆这才停止使用。
怕浪费,高婆婆把“药枕”给了女儿使用。于是高婆婆的女儿开始使用“药枕”,可使用没几天眼睛竟也充血。到医院,医生告诉高婆婆的女儿,充血可能是由工作疲劳,加之“药枕”加剧血液循环所致。在医生的建议下,高婆婆的女儿停止使用“药枕”,眼睛充血症状消失了。
案例二:吃蜂胶导致皮肤瘙痒
72岁的退休干部李老伯,听说蜂胶产品能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便主动跑到保健品商店,购买蜂胶产品服用。服用一个月后,李老伯感觉效果良好,于是李老伯坚信长期服用蜂胶能抵御百病。随后,李老伯还强烈推荐家人一起服用。
在李老伯的要求下,他的女儿李女士也开始服用起了蜂胶。“吃了几天,觉得脖子有点痒。”李女士说,父亲叫她不要紧张,还告知这是蜂胶在起作用。于是,李女士坚持服用,谁知瘙痒渐渐扩散,直到脸上、手臂长出一个个丘疹,瘙痒难耐。李女士只好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到医院,医生说这是蜂胶过敏,叫我马上停止服用。”李女士说,停吃蜂胶后,瘙痒才慢慢消失。
医院医生介绍,部分人的体质对蜂胶过敏,不能随意服用。
据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广告常常夸大蜂胶的作用,由于蜂胶原料中含有有害物质铅、镉等重金属,若在分离加工中没有除净,消费者服用后体内积累大量有害重金属元素,会造成慢性中毒。
案例三: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
50岁的张阿姨患有糖尿病,一年前,经朋友介绍开始接触某品牌保健品。保健品销售人员介绍:“吃这种保健品解百病,长期服用,重获健康。”于是张阿姨便开始购买使用。
张阿姨的好朋友得知这一情况后,劝张阿姨不要继续使用,因为这一款保健品含有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可张阿姨听信了商品销售人员的介绍,不听朋友劝告。
从此,张阿姨不仅毫不忌口地服用该保健品,连医生开的药都扔到了一边,甚至连胰岛素都不打了,对医生的劝告也置之不理。不光自己吃,还推销给其他病友,最后,身体终于扛不住了。
前不久,张阿姨昏倒在家,经诊断为糖尿病导致的昏迷,打了3天点滴才脱离危险。以前张阿姨早晚打2次胰岛素即可,而现在一天要打4次,保健品不仅没有缓解张阿姨的病情,反而使她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医生提醒:
保健品不能盲目使用
在铺天盖地的保健产品问世后,很多老人将保健产品与“万灵药”画上等号。对此,医院专家们提醒市民:保健产品不是“万灵药”,盲目使用有可能危害健康,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医院专家介绍说,保健品是把双刃剑。世上没有对所有人都适合的“万能保健产品”,更不能将其代替药物。进补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是药三分毒”,进入中老年,人的排毒能力降低,若身体在无相应需求的情况下乱服保健产品,摄入超过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则会增加肝肾的负荷,甚至出现过量中毒。
据悉,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保健品为使 “疗效显著”,添加了具有安眠、止痛等药效的成分。甚至有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生产伪劣保健产品再通过 “健康讲座”推销给老人。若未能鉴别真伪而乱服保健产品,将对人体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因此,医院专家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食补比药补好,通过食品来进补,多吃蔬菜水果,远比一些萃取成分的保健产品好,而且价格也便宜得多。
责任编辑:姜丽
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日期: 2012-09-04 09:46:21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