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2-12-09 11:00:16 雅安日报
梅瓶,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盛酒的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甚至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 在市博物馆二楼展厅内,一只宋代梅瓶伫立在玻璃橱窗里。其端庄挺拔的形态、柔和流畅的曲线,如一位古朴的美人,无语也自动人。 梅瓶古代的盛酒器皿 直口微敛,尖唇,短颈,弧腹较深,平底。泥质褐陶胎,腹上部施酱褐色釉,肩部在釉上刻行书“名山”二字。透过玻璃橱窗,一只口径4.9厘米,底径8厘米,高25.9厘米的宋代“名山”铭文梅瓶展现在眼前。 “这是1997年在雅安宋代窖藏出土的,属于二级文物。”市博物馆管理员介绍道。梅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但并非专用于插梅花。因体型修长,在宋代时期被称为“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梅瓶在宋代就十分盛行,在当时,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凤武说,关于梅瓶的用途,从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道,梅瓶从产生时起,便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而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 “到了明清时代,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梅瓶,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有的用来装酒,供皇帝使用,有的成为了宫廷陈设品。”郭凤武说,梅瓶不仅以其完美的工艺反映了宋代制瓷巅峰时期的高超成就,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源流。 铭文梅瓶用途的反映 任何一种艺术品的产生,都有一个演变进程。梅瓶最初为满足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的器具,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逐渐发展变化成被后人赏誉的艺术品。 而梅瓶以小口、翻唇、短颈、颈肩之间形成近90度的硬折角,瓶腹鼓圆、腹胫瘦长,形成一种体态秀美的造型。虽是宋代陶瓷中造型方面比较常见的器物,但其用途,以及瓶身上的铭文,均展现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瓷器文化。 “不管是作为酒具,还是作为陈设装饰品,梅瓶的铭文均有所反映。”博物馆讲解员说,梅瓶上不同的铭文,反映了梅瓶的不同作用。有些梅瓶的铭文反映了其作为酒具的用途,而在雅安出土的这个宋代梅瓶,瓶身上的“名山”二字,有可能是地名上的附会,是一个叫“名山”的地方烧制出的,也有可能是指名流山川。 讲解员说,在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梅瓶除了有酒具的作用外,也可用来采集露水、雪水等各种煮茶用的水。“名山”二字也有可能是指这只梅瓶是用来采集名流山川之水用的。 映射雅安古时繁荣商贸 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在秦汉以前,雅安便是南北文化交汇的枢纽地带,也是繁华的商业地带,与各地的贸易往来相当频繁。 “在雅安,尚未发现烧制陶瓷的窑口,这只宋代梅瓶虽不是雅安生产的,但从它在雅安出土可以看出,在宋代时期,作为南方丝绸之路重镇的雅安,已有了繁荣的商贸。”郭凤武说,陈列在博物馆的这只宋代梅瓶,很有可能是当时的雅安人通过贸易交换而来,而这也正反映了当时雅安商业经济的繁荣。 在历史上,梅瓶在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是古代陶瓷艺术的典范。不少历史学家称梅瓶的造型是中国陶瓷中的“第一造型”。而陈列在市博物馆的这只宋代梅瓶,虽已有所残缺,但其特有的艺术美,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记者 蒋阳阳
责任编辑:李佳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12-12-09 11:00:16
编辑:李佳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