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1-06 08:46:09 北纬网-雅安日报
如今的藏经阁
从唐代到现在的1000多年间,在荥经县境内,矗立着殿宇恢宏的寺庙。
几张老照片,将70多年前的云峰寺定格在画面上,如今的云峰寺,已然经过岁月的沉淀,更显厚重。
2012年12月27日,从市区到荥经县,下高速路不远,在前往荥经县城的公路左边,可见一个巨大的牌坊,上书“西蜀名刹”。由此前行,公路曲折盘旋而上,直到看见茂密的桢楠林、高耸的山门和古老的佛塔,便到了西蜀颇负盛名的千年古刹:云峰寺。
1939年,孙明经来到荥经,拍下了云峰寺的古桢楠、仙缘桥、藏经阁等数张照片,用镜头记录了云峰寺的悠久历史。
古桢楠
与古刹一起成长
云峰寺殿堂宽敞,庭院幽深,古木林立,佛塔高耸,云雾缭绕之间,恍若隔世。
走进云峰寺,最让人感叹的就是那几株参天的古桢楠。
庙堂阶梯之下,有一株奇特的桢楠树,远看是两棵大树,近看树干分开巨大的枝杈,一边光秃枯萎,一边枝繁叶茂。
寺内僧人说,数百年前,此树曾遭雷击,树干被雷电击中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枯了的枝干上,不断地长出新枝,年复一年,古树不断向另一个方向生长,终于重新生出健壮枝干,形成如今看到的同根生的“两棵”大树。
1939年,孙明经在云峰寺内,同样惊叹于古桢楠的高大雄伟,并找了几人一起合抱。
照片上,三个人站在树根上,在高大的桢楠下,显得渺小。
如今,再次站在桢楠树下,树还是那样高大。这棵桢楠树,在70多年后,仅凭肉眼无法看出它长高长大了多少。
古桢楠,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古刹的历史。
据相关史料记载,云峰寺始建于唐,赐额于宋,兵毁于元,重建于明,续修于清……
这座一千多年前兴建的庙宇,经历了千年荣辱兴衰。
唐朝中期,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韦皋西抗吐蕃,为方便运送军粮,韦皋扩展青衣江航运,修通乐雅水道,并于水道沿线兴建庙宇二十余座,祈求保佑水道畅通。这些庙宇,构成了闻名遐迩的“辟支道场”。
时隔千年,这个庞大的道场淹没在岁月中,当地仅存庙宇数座。云峰寺,就是“辟支道场”现存的最大最完好的庙宇之一。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云峰寺除了在元代曾受兵祸,大多数时间都香火旺盛。
有人说,云峰寺的历史折射了荥经千年的历史。
在云峰寺内的桢楠树下徜徉,可以嗅到历史的味道。
至今,云峰寺在整个川西佛教界和荥经人的社会生活中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整个荥经历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仙缘桥
照片中的记忆
在云峰寺内,历经千年的浮雕、石刻随处可见,有些虽然青苔掩映,却感受到历史的触须在悄然中伸向你灵魂深处,带给你历史文化不朽的震撼力。
在孙明经的《1939走进西康》里,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云峰寺内一座名为“仙缘桥”的古建筑。
70岁左右的当地老人,都还记得,此桥在进山门后,楠木树沟上的澄心岩下。
桥已在上世纪中期被毁,但桥牌坊上一副对联却被荥经本地文化人记录了下来。
“前度勾留,借一片闲云,每到斜阳倚树;此间小憩,听半湾流水,何殊清夜闻钟。”
据说此联为清朝同治时期雅州太守黄云鹄所题。“工诗文、善书法,好风雅”的黄云鹄喜欢游历名胜古迹,在他的辖区内的云峰寺,他自然不会错过。
不管是何时所题,对联表现的意境都令人向往。
据说,在仙缘桥昔日连接的澄心岩上,篆刻着《心经》铭文。碑文由刘文辉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甲戌仲夏)游览时捐刻,由荥经人陈仲光代书,然后把澄心岩凿平一方嵌入。
当年,孙明经走在“仙缘桥”,感受着那种意境,随即“咔嚓”一声,将画面永远定格于1939年。
试想当年,孙明经站在桥上,诵读经文,空山古刹的感觉油然而生。
然而,如今我们只能从孙明经所拍摄的老照片上,看到当时“仙缘桥”的魅力。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经文还在。
孙明经脚步到达的地方,也有其他名人前来礼拜。
画家张大千、红军将领罗炳辉、许世友、原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等均曾至此。
藏经阁
屹立千年的古建筑
在云峰寺内,走过亭台楼阁,来到最高处的藏经阁所在地。
藏经阁为明代古楼实物,飞檐雕梁,画栋花墩,具有典型的古代庙宇建筑特征。
云峰寺巍峨的大殿色彩炫目,孙明经也被它吸引。1939年,他站在藏经阁前,拍摄了照片。
如今,藏经阁的基本面貌没变,不过原来的木雕格子窗变成了现代仿古木窗,原来长满荒草的院坝内,生长着五六根碗口粗的树木。
这样的场景,得益于荥经人对这里的保护。
1990年,云峰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3月,云峰寺被批准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并不断修复完善。
看过照片,回到现实,在变迁中几经兴废的古刹,钟声依旧悠扬……
记者 黄伟
责任编辑:李仕丽
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日期: 2013-01-06 08:46:09
编辑:李仕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