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4-03 08:51:50 北纬网-雅安日报
编者按
2月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称,卫生部将于今年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央视新闻对“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通俗解释是:原来看病是自己先垫付,看完到医院报销;现在是医院垫付费用,病人看完病只需交自付部分,其余由医保部门支付给医院。
但就在新闻播出的第二天,19日下午,卫生部相关官员却回应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短期内无法全面推行,卫生部只倡导有条件的地区展开试点,从未要求“全面推行”。
我市相关部门对“先看病后付费”的制度能否全面推行持什么样的态度?目前我市医疗机构采取什么方式收费?我市会试点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吗?我市的医疗机构又有怎样的说法?市民对此怎么看?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有关部门和多家医疗机构。
市民就诊需要先缴费
市民看病问诊咨询
市民
“先看病后付费”值得期待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赞同实施“先看病后付费”政策,并表示“非常欢迎”。
“这个政策肯定好,一时没钱也可以看病。”家住市区平安小区的魏先生认为,“看完病再付费,经济条件困难的病人不再因没钱而放弃治疗,这对基层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再说看完病即时结算,扣除医保报销部分,患者只需要交自付部分,大大减轻了重大疾病患者家庭的资金垫付压力。”
“若能实现再好不过,作为国家的公民,作为纳税人,我们有权利享受医疗机构优质的服务,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钱应该放在次要地位。”家住中大街的顾先生表示。
“‘先看病后付费’当然好!” 提及“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家住上坝路的李婆婆一口叫好。她说每次到医院看病,挂号、候诊和付费取药都需要排队,年事已高的她大呼“吃不消”。
在市区某行政单位上班的胡女士则表示,“‘先看病后付费’的看病模式真的很好,值得期待!特别是对于哪些经济困难一时半会拿不出钱治病的患者,可以让他们得到及时的治疗,避免因无钱治疗而加重病情。”
市民张先生则表示:现在买房子可以按揭,只要患者家属持有有效证件与院方签订协议,医疗这块建立像银行信用体系一样的完善体制,“先看病后付费”是完全可以推行的;再说患者是弱势群体,只要医院能够急病人所难,病人肯定会感激,相信大部分老百姓是不会做出骗诊骗药的行为;若担心恶意逃费病人,可以借用银行“信用度”的做法,一旦有恶意欠款者,可以直接拉入“黑名单”从此生病后不得享受“先看病后付费”资格。
而网友吴先生说:“先付款后看病,这成为了咱老百姓看病就医不变的规则。我认为先看病后付款,是保证在病情危急时不因钱耽误良机,给病人造成更大伤害的好政策。雅安应该进一步的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实施相应的措施应对医院担心的恶意欠款现象,早日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
现状调查
急重症患者、三无人员等特殊病人实行“先看病后付费”
目前,我市“先看病后付费”的实施范围包括病情严重需要抢救的病人,孤寡老人,以及无姓名、无陪护人、无地址的三无病人等特殊病人。
据了解,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多年来一直执行对危重、三无病人等特殊病人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医疗机构无条件的为危重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即实行对危重患者先救治后付费原则。以我市的三甲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为例,该院常年开通“绿色通道”,针突发性疾病,如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危重患者实行先救治原则。
今年1月中旬,甘肃省张掖市李大姐的儿子娶了一位雅安媳妇,她专程来雅参加儿子婚礼,来的途中却突发心脏病,被送进雅安市人民医院救治,医院在未收取任何手术费用的情况下为李大姐实施了手术及治疗。类似这样的“先看病后付费”的案例在我市各级医疗机构时常发生。
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告别“先垫后补”的传统方式
记者调查获悉,目前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对参加医保、新农合的病人入院治疗,不再由病人自己垫付全部医药费,而采用治病后凭医保再报销的“先垫后补”的付费方式。
据悉,病人入院时医院可根据病人诊疗情况对费用进行预测,直接为患者扣除医保、新农合的报销部分,然后由医院先垫付医保支付部分,病人只需预交医保、新农合自付部分。
如我市的三十七军医院、雅安川西医院、雅安仁康医院等,在病人入院治疗时,患者可享受只交自付费部分。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医院对患者的诊疗费进行预测,若该患者治疗费大约需要花销1万元,其新农合可报销8千元,则患者入院治疗,只需预付2千元的自付费用即可。
2008年名山曾试点类似“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模式
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2008年5月起,名山率先在全省探索试点类似“先看病后付费”的看病付费模式,不过这是一种“预付制”。即农民在住院时发生的费用扣除门槛费后,剩余部分按新农合补偿比例立即进行结算,农民看病只需交自付部分,不用再垫付新农合应补偿的费用。也就是说农民看病过程中,无需先垫付全部医药费,只需要把新农合报销比例外自付的部分预交上。
然而,名山区的探索之路并不平坦,目前此模式在名山医疗机构早已搁置,仅适用于乡村卫生室。究其原因,该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与医院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患者存在逃单等行为相关。
该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2008年我县开始推行‘预付制’这种类似‘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后发现诸多问题,比如不适用于大额诊疗,大额诊疗医院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致使医院资金周转困难,与此同时还出现了逃费现象,最终我县只在各乡镇的村卫生室实行小额‘先看病后付费’制度。”
目前,名山区只在乡镇的村卫生室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该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村卫生室就诊的患者大多是周边的群众,彼此都比较熟悉,且都是些常见疾病,诊疗费用低,几乎不会出现逃废。”
医疗机构
部分支持 部分认为值得探讨
记者就“先看病后付费”这一制度,采访了我市多家医疗机构,部分持支持态度,大部分部分认为值得探讨。
不少医疗机构就此大倒苦水,表示:“‘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愿景是美好的,医院还是比较支持这一制度的推行,但存在的问题医疗机构不得不审视,就是该制度一旦实行医院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医院垫付资金压力较大,二是病人欠费现象难以杜绝。”
“真要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我市某医疗机构负责人认为,一旦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医院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包括医院的药品、耗材等运转资金,若医保上不能及时结算就会出现资金链问题;此外,病人欠费现象是难以杜绝的,医保的报销比例是有限的,在不具备‘全民免费医疗’的条件下,患者个人自付部分还较高,有的患者就会选择欠费;目前我国的征信系统尚不完善,仅靠卫生部门很难解决患者欠费问题。
还有医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公立医院还是自负盈亏的非营利性机构,在国家投入缺位或不足的情况下,医院的公益性难以体现,执行“先看病后付费”的难度很大。一直以来医院都开通“绿色通道”,对送到医院的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但这些患者中一些是“三无”病人或因交通事故受伤的病人。这些病人经急诊科抢救后,往往还需转到ICU重症监护室进行后续观察治疗,费用往往上万元,通常会遇到没有能力偿还高额医疗费用而恶意欠费逃费的患者,最后这些欠费大多成了死账、坏账,成了医院不堪承受的负担。
此外,有医务工作人员说:“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医院就实行过没钱可以先看病的制度,但制度实施并不理想,当时很多医院都头疼于逃费现象,还组织专门的医护人员收费。这说明‘先看病后付费’的实现要有一个完善的征信体系,就我市现状来看,此政策仍值得探讨。”
总之,我市大多医疗机构认为,若要让医院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前提是有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和医保制度。
卫生部门
政策实施 我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针对国家提出的“先看病后付费”的服务模式,我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受到社会征信体系与医保报销水平条件等的限制,“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全面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市暂不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
“不过,我市正在为‘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实现做进一步的铺垫工作。”该负责人说,“今年1月1日起,我市全面试点开展了市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工作(跨县区即时结报)。即我市新农合参合群众,在我市任意一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出院时医院直接把新农合报销的补偿费用支付给病人,病人不用再回所在地进行报销。”
“此外,今年我市还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肿瘤医院、成都心血管医院签订‘即时结报’协议,今后我市的新农合患者到这几家省级医院就诊,出院就可享受新农合补偿费用报销。”该负责人说,“这样一来,方便了参合农民在辖区外就医报销,也有利于促进市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也有利于防范不法分子利用虚假病例、虚假医疗收据凭证等弄虚作假骗取新农合基金。”
据了解,此前我市参合农民在辖区外就医后,必须回所在地进行新农合报销。而“即时结报”实施后,参合农民在市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结算时由该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先垫付给农民新农合补偿费用(即报销费用),再由定点医疗机构与该参合农民户籍所在统筹地新农合经办机构定期结算费用。
“目前,我市还不具备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条件,各项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该负责人就此制度提出了看法:一是,社会的诚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先看病后付费”对病人的诚信有一定的要求,实行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恶意逃费事件,而目前我市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诚信体系,医院必然会遇到拖欠医疗费、巨额欠账乃至死账难以收回,以至占压医院大量资金,影响医院的运行,医院实施起来有困难。二是,需要部门的联动配合。“先看病后付费”不是卫生局、医保、医院能够完成的,它还需要民政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联动配合,尤其是目前医院里的“三无”病人和特困“五保户”患者,所需要负担的费用结算没有形成“民政、乡镇、医院“三位一体”的支付结算机制,很多情况下医院成了“讨债”主体。三是,垫付额度过大,医院垫付压力大,医保基金的压力也将增大。
记者手记
健全保障体系 早日实现“先看病后付费”
24小时之内,公众遭遇了两则意思完全相反的新闻,真实的坐了一回“新闻过山车”,公众不禁会问:“‘先看病后付费’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先看病后付费”看起来的确很美,执行起来却很难。究其原因是什么?我市医疗机构给出了自己的说法,先看病后付费医院资金周转成难题,一旦推广医院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在诚信体系不完善的今天,我们不能避免恶意逃费事件的发生。的确,就我市现状来看,三级甲等的综合医院重症患者多,医疗费少则几千元、多则十几万元,医院不得不担心患者一旦逃费怎么办。而我市卫生部门也表示,目前的医保报销比例有限,医保基金也有限,即便要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也不是卫生部门和医院就能实现的,其包含多方面的问题,比如部门之间的联动,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等。还有针对哪些看不起病的患者,政府应加大帮扶力度,既不能让老百姓看不起病,也不能让公益损失由医院承担。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确很美好,但我们不能不行动就指望它的实现。虽然我们的医院一时半会承担不了这样的负担,但医院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分出等级,在相对的范围内实现“先看病后付费”,这样既能够挽救生命于危急时刻,又可以实现缓慢的过渡。而我们的相关部门则需要完善建立一种制度化的信任机制,让“先看病后付费”有一个健康的保障体系。
总之,在医疗费追索等保障机制尚属空白的今天,若要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势必造成新的矛盾。而“先看病后付费”其实是一个包含多方面问题的复杂制度,它应该是医疗改革保障体系相对健全时水到渠成的结果。所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让“先看病后付费”变为现实最直接的途径,这将是一个缓慢而有序推进的过程。
记者 高菲菲
责任编辑:姜丽
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日期: 2013-04-03 08:51:50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