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8-17 10:11:44 北纬网-雅安日报
近日,市民陆云女士向本报记者反映,暑假一到,她性格内向的女儿小静就固执地“宅”在家里,足不出户。每天所做的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守在网络电视前看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和网络影片……陆女士不止一次在女儿上网时,切断电源,但无济于事。面对父母的“责备”,11岁的小静每次都会拿出“上学时忙作业,没时间好好玩电脑,暑假正好可以把这些补上”的理由和父母“对阵”。
陆女士的遭遇在暑期的雅安是否是个案?对此,记者做了走访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漫长的暑假,除了“补习”热和“游泳”热外,不少学生都喜欢“窝”在家里,成天和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呆在一起。就此,专家建议,只有家长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和自控才是明智之举。
学生:
迷恋网络,难以自拔
初一学生周敏(化名)的暑假生活很有规律:白天在网络“煲”各种电视剧,浏览同学朋友的QQ空间,抽时间写暑假作业;晚上守在电视机前收看《花非花雾非雾》,周末众多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丰富,遥控器换到发烫,也不肯离手。
和周敏一样暑假宅在家里,整天与电脑、电视为伴的学生大有人在。“每天都好无聊,整天宅在家,不出去人都会变呆!”周敏说。虽然未“宅”到“足不出门”的程度,她偶尔还是会跟同学去看看电影、喝点冷饮,但这些只占假期生活的小部分。大部分时间仍是“宅”在家中,周敏连自己都感到厌烦。
虽然厌烦,但周敏没想出什么办法摆脱“宅”生活。在被问及“放假前有没有定计划”时,她坦言没有。她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在暑假做些什么。”“父母都在做生意,工作很忙,没时间管我,更不会给我建议暑假该做什么。”周敏有些无奈。
家长:
“给电脑设置密码,还是不管用”
“一放暑假,不少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撒欢开玩起来,撇下书本、作业整天‘宅’在家看电视、玩电脑。”“大人都要上班,没人看管孩子,孩子一天都在电脑前‘挂’着。”采访中,不少家长对孩子暑假沉迷网络、电视很是无奈。
“你要是再偷着上网,就别怪老妈不客气。”市民竹女士为防儿子上电脑煞费苦心,“儿子才上五年级,打游戏、上网聊天,可熟练了。这还是小事,我就怕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白天父母不在家,儿子自然就成了家里的“大王”,对于妈妈的屡次劝告,小家伙明里答应得挺好,可爹妈一走就“控制”不住了。见劝说无用,被逼无奈的竹女士只好把电脑的调制解调器拆下藏了起来,但好几次都被孩子翻箱倒柜找了出来。后来,竹女士干脆每天给电脑更换密码,这下子可把小家伙难住了。“密码是随意设定的,没有规律可循,他想上网,就必须给我打电话,这样等于变相督促他学习。”竹女士说,本想这样儿子会有所收敛,哪晓得,家里上不了小家伙就跑到邻居小伙伴家上。“本来想给儿子报个兴趣班拴住他,但娃娃不去,真不知道该咋办。”竹女士大倒苦水。
专家:
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和管理
如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记者采访了心理学者心理学者李巫熙表示,足不出户的“宅”生活会对孩子的身心有不好的影响。孩子长期在家“宅”的时间长了,就会叛逆、孤僻、难沟通,总觉得上网时间不够,这样下去,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伤害都很大,通常会出现视力下降,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暴力倾向。对于家长而言,如果强迫孩子离开电视、电脑,甚至打骂,则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假期娱乐计划如何看电视、上网等。哪些节目能看、哪些节目目前还不能看;每天上网多长时间;怎样调节好休息、娱乐与学习的关系,应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规划。
“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孩子,可用‘协议法’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和学习兴趣。就是每天家长和孩子签订学习任务‘协议’,完成了任务和目标,可以用看电视和上网玩游戏作为奖励;完不成要按照‘协议’中的规定进行‘处罚’,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就会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为了获得‘奖励’,他们还会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暑假是孩子们身心调整、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应鼓励孩子到户外去参加活动,亲近大自然。”同时,李巫熙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诸如志愿者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此外,如果有条件,家长也可以考虑和农村孩子对换家庭、或让孩子去乡下的亲戚朋友家转转等。另外,家长要尽量做到每天和孩子谈一次心,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记者 石雨川
责任编辑:李仕丽
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日期: 2013-08-17 10:11:44
编辑:李仕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