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12-28 12:14:00 雅安日报
微电影《谁偷走了我的大学》剧中男女主角合影
一个简单的剧本、一部普通的DV,几个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凑到一起,就是一段青春故事,一部校园微电影。 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应运而生,微电影这股代表着未来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如今,也已吹到了雅安,吹进了大学校园。 近日,记者来到川农大校园采访时了解到,拍摄微电影在大学生中十分流行,学生们喜欢用镜头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
折射我们的微梦想 “童年我观看了电视剧《西游记》,从那时起,我心里就有了一个电影梦。我相信对于像我这样没钱拍摄大制作的穷小子来说,微电影可以帮我实现这个梦想。”谢成杰说。 现在,谢成杰已经拍摄了一部关于校园文化的微电影,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他说:“不管这部处女作最终反响如何,总之,我儿时的电影梦起航了!” 电影拍摄期间,谢成杰和他的队友每天都奔走于场地的各个方位,选取角度,协调镜头,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应该从这个角度拍……”“这里好像要加点台词……”在剧组,年轻的谢成杰充当着第一导演的角色。这对第一次拍片的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影片讲述了四类大学生不同的大学故事。叶郝,性格随遇而安,在学校唯一做的事就是打游戏,生活颓废但是内心不坏;梁晨晓,性格直率,是某知名房地产公司老板的公子,认为读大学只是混个文凭,毕业后会去家族企业;陈枫,勤劳老实,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余倩倩,机缘巧合认识叶郝,并认为叶郝很幽默与其交往,但在交往过程中,叶郝对网络游戏的兴趣似乎更大…… 谢成杰说,大学里,有的人积极努力,有的人纸上谈兵,有的人浑浑噩噩……不管怎样他们都证明了“青春永不腐朽”。他认为,只要有梦想,每天都是最好的时光。 对于创作剧本,谢成杰说他没有任何经验,全凭自己业余发挥。“写好剧本便开始和剧组成员一起商量分镜头脚本,物色主要演员,争取尽快开工拍摄……”谢成杰告诉记者,他们拍摄的微电影,电影剧组里面有的导演、监制、摄影、场记、后期、演员,他们都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没有任何商业赞助,也没有精良的设备,谢成杰和他的兄弟,凭着一腔热情,出发了。“我们还给即将诞生的影片起了一个‘雷人’的名字——《谁偷走了我的大学》。”谢成杰调皮地说。 在这部微电影里,记者看到了一些剪辑进去的拍摄花絮,看样子拍摄的过程很轻松很快乐。“你只看到了我们快乐的一面,不知道我们拍摄的过程有多艰辛。”谢成杰说,拍摄一部电影,对于没有任何影视制作经验,没有正规的拍摄、录制设备,也没有制作经费的一群普通大学生来说,不是那么简单。 创意、选题都可以靠动脑筋想出来,昂贵的拍摄设备却是一个大难题。最后,大家决定用单反相机拍摄。“单反相机是我们能使用的最接近专业的设备了。”由于设备简陋,又为了达到好的效果,一个场景他们往往要换几个方位进行拍摄,有的镜头还需要快速地奔跑,但剧组还是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拍电影的过程很有意思,我们仿佛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大学时光。刚开始拍的时候,大家还都有点放不开,但是拍了不到半天,大家就找到感觉了,其实就是本色出演,不用什么表演技巧,就是表现出自己的原貌就好了。”谢成杰对记者说,虽然是公益出演,但是为了拍好电影,也为了纪念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家都在用心拍摄。 虽然微电影需要的设备很简单,但是一些拍摄技巧还是需要学习的,“有些画面我们是在网上学的,有些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拍的过程其实也挺辛苦的,大家需要做很多准备。”谢成杰说道。 微电影用学生的剧本、学生的视角,来展示大学生们不同的成长轨迹。“电影杀青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庆祝了一番,大家一边说着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边回忆着大学时的美好时光,说着说着,大家的情绪就开始有些激动了。当那些在经历的过程中不被我们珍惜的生活片段和小细节重新被拾起的时候,那种属于年轻的美好会重新浮现在眼前,这让我们很激动。”谢成杰回忆起电影杀青那天的场景依然充满了感慨……
大学生活更加多彩 李琳琳,一名集导演、编剧、拍摄众多身份的大四学生,由她独立制作的微电影《甜酸》在今年12月杀青了。操场、教室、寝室、梧桐树下、莘莘学子,不期而遇,朦胧的情愫,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微电影《甜酸》是一个关于青春、理想、奋斗、成长的故事。不久后,将上传至网络。 “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尖悄然溜走。”毕业在即,李琳琳想拍一部青春励志的微电影,用纪录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怀念。李琳琳告诉记者,如今“90后”的大学生,不再是衣食无忧、游手好闲的一代。他们百折不挠,积极向上,能为理想而奋斗。”李琳琳拍这部微电影的初衷,是展示新一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 这部片长5分钟的微电影,充盈着地道的“校园味”,外景选自李琳琳所在的大学。影片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幽默的语调,轻松的配乐,三点一线式的场景。“毕业季了,大家免不了伤感,所以我决定用轻松一点、幽默一点的方式来拍摄,大家在看到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同学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以往生活的回忆,而不是感伤。” “幸好我们大学有拍片用的设备,省了一大笔钱。“采访时,李琳琳告诉记者,拍摄的两个月里,尽管每天晚上宿舍已熄灯,但躺在床上的她却毫无睡意———脑海里满是拍摄的微电影。可以说,除了学习,那段时间李琳琳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剧本和拍摄展开。 对于初次拍摄影视作品的李琳琳来说,这次拍摄的经历并不轻松。她坦言:“拍摄这部影片压力真是特别大。一是,自己身兼数职,对影片寄予厚望,唯恐拍出来后不满意。其次,因为要参加学校影展,拍摄时间有限。”李琳琳说,在微电影后期制作的那段时间,她经常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钟。 苦过、累过、笑过、迷茫过,但她依然坚持。 “虽然最终呈现的效果与想象中的还是会有些差别,有些表现不够自然,还有大场面的镜头几乎没有。但是,这毕竟是我努力拍摄的。现在再看一次,不是拍摄时的困难,而是对毕业的种种复杂的情怀。”李琳琳说,即使电影有很多地方不那么完美,每一次回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自己为大学生涯交上的一份完美答卷吧!” 采访结束时,记者让李琳琳对该作品做出点评,这个“90后”女生谦虚地笑笑:“这个片子是摸着石头过河,还需再接再厉吧。” 李琳琳也表示,希望毕业后,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每一个人都能延续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和力量,永不懈怠,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我期待未来的五年或十年,还能拍摄进入社会的故事,记录自己真实的生活。”李琳琳说。 记者 石雨川
责任编辑:山川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13-12-28 12:14:00
编辑:山川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