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5-19 09:12:05 北纬网-雅安日报
老师耐心地为学生解答疑问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它是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关键时刻,是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十多年寒窗苦读生涯最后的收获季节。现在,不少学校就在学校及教室内醒目位置处挂起了高考倒计时牌,让不少学子身临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中。如何让学生在关键时期尽快调整状态,卸下心理包袱?近日,记者走进雅安市田家炳中学,了解考生们的状态,并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讨教应变方法及技巧。
症状一:
紧张焦虑 怀疑自己能力
部分同学在谈到学习时,表情显得不是那么很自信。高三补习班的邓雁月告诉记者,高考倒计时一月以来,自己似乎变“笨”了。之前,平时觉得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现在居然不会做了,貌似突然增加了“难度”,会逐渐紧张起来,脑中也会出现一片空白。当两三次遇到相同情况时,会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就开始自责、心虚并产生生理反应,如胸闷、呼吸急促等现象。
处方:
“每年高考前,学生普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别把它太当回事情。”田家炳中学高三年级组长杨明光说,最近许多学生都产生了类似的高考“高原现象”。就是学生在复习备考进程中常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即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缓,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在复习备考的初期很有信心,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
学生对于以前做过的题目,当再次遇到时,或许会因为麻痹大意,或许是人的身心正处于极度疲劳时期而出现的短期空白,或许是身心过度紧张所致。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短时间的,有可能几秒钟时间人的意识会立即恢复过来,学生不要太过在意。“如果真的出现空白期,要学会自我调整,冷静思考,相信并不是你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你暂时没想到罢了。逐步审题,继续做正在做的事情。”杨明光说。
症状二:
晚上失眠苦 白天上课困
“前两个星期开始,我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有时要到夜里一两点才能入睡,非常苦恼,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高三学生郑天蓉倾诉说,自己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脑海里时不时会想起今天上课时的情景,或者假想今年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非常疲倦,提不起精神,学习速度减慢,感觉浑浑噩噩的。老师讲的知识点自己完全提不起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考前失眠的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屡见不鲜。应对失眠有多种方法,首先,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你真的失眠,不要过于紧张。你会发现在自己失眠时,越想睡却越难以入睡,越紧张就越睡不着。这时重要的是精神上要放松,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不要去想学习上的事,不要担心睡不着怎么办,困了就睡,顺其自然。因为睡眠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不要认为睡不睡无所谓。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在严重缺觉的情况下,可以困了想睡时就睡,不要强打精神。这时是睡觉第一,学习第二。因为此时头昏沉沉的,学习没有效率,不如睡够了再学效果好。不过这只是临时措施。重要的是平时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该睡就睡,该学就学。一旦生物钟紊乱了,想睡却又睡不着时,就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加强体育运动,适当锻炼身体,是解决失眠的不二法门。”高三补习班教师卫明说,可以跑跑步,打打球,这些运动都可以尝试。因为对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参加体育活动是最好的休息。这时你可以完全从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而且体力上的劳累,是治疗失眠的良药。所以当你遇到失眠时,可以放下学习,到操场上尽情地跑跳,活动身体,直到累了为止。然后回去洗个澡,睡一觉,生物钟一下子就调整过来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序,合理使用大脑资源,才是取得高考成功的可靠保证。
症状三:
好高骛远 略显悲观
记者采访到的5名高三学生,普遍反映以目前的学习成绩所能考取的院校与心目中理想的院校存在一定的落差,且都表现得有些悲观。
学生考取的院校,除极个别的超常发挥或超低水平发挥失常外,绝大多数是在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一般考生的高考成绩都会在模拟考分数的基础上略有上下波动,这都是属于正常发挥。而学生产生的悲观情绪,主要是不能达到心目中的愿望,造成落差产生的心态变化。对于这种因落差引起的悲观情绪,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要正视自我。学习成绩靠的是平时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只要平时扎实积累,勤奋上进,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如果不能正视自我,一味地好高骛远,那么,失败在所难免。因此,学生在高考之前,最好是顺其自然,告诉自己只要能考出自己平时的成绩就已经是成功一半了。
症状四:
父母关心成无形“压力”
大部分被采访的学生都承认面对高考遇到来自家长的不小压力。一位学生对记者说,由于自己是补习生,压力比应届生要大得多,最近父母似乎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些变化。“每天都问我想吃什么,晚上给我端牛奶递咖啡,搞得我心里毛毛的。”该学生说,自己也知道父母是关心自己,想给自己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是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压力。
中国人,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这也是天下父母的一片苦心。在面对高考这件大事的时候,希望家长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看重,过分焦虑,让孩子压力倍增。“我们学校邀请家长开了几次座谈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家长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的孩子。平时怎么做,现在也怎么做。不要过多关心或责备。”卫明说,凡事需量力而行,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多大成就,在于孩子自身,过多地苦口婆心,不知不觉中会增添孩子的压力。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最好的办法是以一种鼓励的姿态去迎接,营造一种欢快、轻松的家庭环境,赏识、鼓励孩子,给他最需要的自信心。
实习记者 卫柳如 高小松
责任编辑:姜丽
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日期: 2014-05-19 09:12:05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