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9-13 10:04:09
“快看,鱼咬钩了!”9月6日上午,正在钓鱼的市民白天乐兴奋地吆喝,和白天乐一行的还有四五个人,他们都是钓鱼爱好者。这群爱好者年龄都不大,正值青春年华。本来以为钓鱼只是老人家才会喜欢的活动,到了钓鱼的地方才发现,这种看法已经严重out(落伍)了,如今钓鱼正当潮流,80后、90后年轻人有了新玩法。 渔趣坐享静与动 9月6日,星期六。 一大早,市民白天乐吃过早饭,拿上自己的“家伙”便出了门。 “这么早到哪里去?”开门的声响惊动了妻子,她睡眼惺忪地问道。 “钓鱼去。”白天乐脆生生地回答。 走出家门,白天乐的电话铃声不断,他说这是渔友们催促的电话。“我们每周都会约定一个时间和地点,然后集合出发。”白天乐说,昨天大家已经约好到北郊镇一家农家乐钓鱼。 说话间,白天乐已经一头钻上了车。 白天乐告诉记者,闲暇时候,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钓鱼。 在不少市民的印象中,钓鱼似乎成为了老年人的“专利”。“怎么年轻人也喜欢钓鱼么?”见记者疑惑,白天乐“哈哈”一笑,并没有马上解释。 “到了农家乐你就知道了。”一路前行,十多分钟后,记者到达了今天的钓鱼地点。 围着农家乐鱼塘走一圈,记者发现来这里钓鱼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大多随身携带钓竿、鱼线及鱼食等钓鱼工具,拎着马扎、塑料水桶等物品,俨然专业人士,吸引众多行人驻足观看。 市民杨勇是一位精干的80后,顶着寸头在太阳下调制鱼饵。“鱼饵的好坏关系着钓鱼的成败。”杨勇说,虽然鱼饵配料都是固定的几种,但是每个人的比例有细微差别,配出来的鱼饵也大相径庭。 杨勇津津有味地讲解着钓鱼的相关知识,俨然一副高手的姿态。 “其实我钓鱼也才一年多的时间,还是菜鸟。”杨勇笑着解释。 在朋友圈里,杨勇还是一位舍得花钱买装备的渔友。“我在鱼竿上的花费已经突破了一万元,最贵的一支鱼竿将近4000元。”杨勇说。 不仅杨勇舍得在渔具上花钱,大多数爱钓鱼的年轻人手上都有不错的装备。“我们的钓具都很专业,但是钓鱼水平却很一般。”白天乐说,钓鱼前都要从网络上搜集很多关于钓鱼的专业知识,实际水平不怎么样,但是购买的钓鱼工具却是专业水平。 今年25岁的李青是渔友中为数不多的女生之一。在朋友的影响下,李青迷恋上了钓鱼。每个星期,李青都会跟渔友们一起度过愉快的周末。当别的女生正在逛街购物时,她却坐在鱼塘边钓鱼。这样的爱好,在渔友中并不稀奇,但是在其他朋友眼中,李青确实是一个爱好特殊的女孩子。李青说,接触钓鱼前,她的爱好也同其他女生一样。“以前每个周末,无非就是逛街看电影吃饭。如果实在不想出门,就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自从迷上钓鱼后,李青看电视逛街的次数明显少了。她说,不是不爱逛街了,而是没有时间了。 大渡河畔,这样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27岁的张鼎是汉源县某事业单位的员工,钓鱼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周末休息,他便驱车到汉源湖畔,摆上一根钓竿,享受他的周末时光。“刚开始钓鱼是因为年初妻子怀孕,钓鱼给她熬汤喝。”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张鼎真正爱上了钓鱼。 张鼎是一名财务人员,平时工作使用电脑非常频繁,所以休息时间不想再对着电视和电脑,钓鱼恰恰就是消遣的好方式。“钓鱼活动,在我的朋友圈中非常流行。”张鼎说,现在年轻人喜爱钓鱼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夜钓捕捉光与影 除了白天钓鱼,夜晚钓鱼在年轻人中也十分流行。 夏夜的河边,或多或少,总能看到一闪一闪的光和夜钓人的身影。 1993年出生的马万耀刚满21岁,也是钓鱼圈里一员“猛将”。说他“猛”并不是因为技术高超,而是因为他充沛的精力。 “每天下午6点出门,凌晨1点才回家。如果遇到周末,一般会熬通宵。”在马万耀看来,与日钓相比,夜钓趣味性更强,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晚上水面漆黑一片,钓鱼的人把浮标换成荧光的,用一束光照着,鱼一上钩,他们就能发现浮标的动静。“白天太闹,晚上多清静,别人觉得钓鱼枯燥,其实坐在这里,五六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马万耀告诉记者,夜钓也有小烦恼,蓝色光柱会把蚊虫吸引过来。“本来夏天蚊虫就比较多,河边上的蚊虫就更多了。”所以夜钓人一般都是长衣长裤,穿短袖短裤的渔友,都会准备一些驱蚊的药水。 曾经有一次疏忽大意,马万耀被蚊虫咬得满身是包。 同样是夜钓,34岁的刘松常常顾不上吃饭,提着从菜市买来的馒头,拿上钓鱼工具,6点准时出现在汉源湖畔。“去迟了好位置就被别人抢光了。”刘松解释夜晚10点过,正在悠闲地啃着馒头,突然他的鱼竿有了反应。刘松赶紧放下馒头,拿起鱼竿,双眼紧紧盯着水面,慢慢与鱼周旋起来。 “一条桃花鱼。”刘松将鱼取下,放进水箱内。刘松介绍,虽然他喜欢夜钓,但是常常“颗粒无收”。 夜钓的魅力何在,值得渔友们熬更打夜不睡觉? 夜钓人都说,他们喜欢享受这份宁静、这份悠闲,与世无争。与白天钓鱼比,夜钓更多了一层神秘感。 夜幕下的雨城,凉风卷携着青衣江上空的水汽,缓缓吹在夜钓的渔友身上,带来丝丝凉意。漆黑的江水,在霓虹灯的衬托下,平添了一份柔美。奔流着的江水,让江面上的点点亮光变身一个个调皮的精灵,随着水流舞动跳跃。 “在这样美的夜景中钓鱼,完全是一种享受。”马万耀感慨。 垂钓意不在鱼在娱 “一条大鱼上钩了。”尽管李青特地压低了嗓音,依然难以掩饰言语中的激动之情。 周围的渔友们纷纷站起身,慢慢朝李青的身边围拢过去。 只见李青的鱼竿被拉扯变成了“弓”型,并且随着鱼的游动左右摇晃。 李青稳稳拖住鱼竿,小心翼翼地跟着鱼儿周旋。 鱼钩上的鱼在池塘中翻来覆去游动,不时露出半个身子。 “果然是一条大鱼,起码有5斤。” “还是一条花鲢。” “拉到起,慢慢旋,不要心急。” 渔友们聚在李青的身后,或者兴致勃勃地议论,或者在一旁当起了指挥。 然而,“钓龄”尚浅的李青没能征服水中的大鱼,几个回合后,花鲢逃脱了鱼钩,重新沉进水中。 “哎呀,差点就钓起来了。”身后的渔友纷纷叹息,重新回到自己的钓位前。 虽然没能成功将这条鱼擒获,但是李青的兴致依然十分高。 “钓胜于鱼。”李青认为,钓鱼的乐趣在于钓鱼的过程,而非垂钓的收获。 在场的多位年轻渔友都认同李青的观点。他们告诉记者,很多垂钓者根本不是为了鱼才钓鱼的,而是看中了那份怡然自得的感觉。 钓鱼,在27岁的陶圆眼中,有着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乐趣。 上个月,陶圆左手骨折,请假在家休息。无聊之中,他决定钓鱼打发时间。当他出现在渔友面前时,着实震惊了不少人。 “别看我现在非常喜欢钓鱼,但其实之前我对钓鱼根本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些厌恶。”陶圆说,他是一名工程车司机,每天端坐在方向盘前近10个小时。每次休息,陶圆巴不得不用再坐。两年前,朋友带着陶圆钓鱼。面对一池水,陶圆完全提起兴趣。一个上午的钓鱼活动,陶圆如坐针毡。 “钓鱼比不上打牌喝茶,这是我以前的看法。”经过一年的熏陶,陶圆渐渐接受了钓鱼。而最近,他彻底迷上了钓鱼,恨不得天天外出钓鱼。 今年31岁的市民艾波跟朋友加入玩钓鱼圈子已经4年有余。据他介绍,这种风尚都是同事朋友一个圈里的跟风,重要的不是钓鱼,而是混在一起玩儿。 “钓鱼的时候,不时看见有渔友带着帐篷、野餐篮、啤酒等,钓鱼累了就在河边躺躺,看书听歌,甚至打起扑克。”这虽然不是正规的钓鱼,但是也算是年轻人对钓鱼活动的新鲜补充。 记者 江南
责任编辑:唐砚玉
日期: 2014-09-13 10:04:09
编辑:唐砚玉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