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11-03 09:07:19 北纬网-雅安日报
动画片总是承载着一代代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不过如今随着动漫作品高产时代的到来,现实中有不少学生因沉迷于动漫而不能自拔,导致成绩下降,令家长们焦虑不已。
是否动漫真的会毁掉优秀学生?爱动漫和当学霸是对立的吗?近日,记者带着一系列疑问进行了探究。
儿童看动漫
家长要把关
《喜羊羊与灰太郎》《巴拉巴拉小魔仙》《熊出没》《虹猫蓝兔七侠传》……这些动画片每天屏幕上都会不停地播出。不光小朋友们爱不释手,连家长也是耳熟能详。
市民秦川的5岁儿子前段时间着迷动画《熊出没》,日常说话、行动都学着剧中人物的样子,口中经常念叨“熊大”、“熊二”这两个动画片主人公,而且儿子还从片中学来“见鬼”“臭狗熊”“去死”“笨蛋”等不雅词语。秦川带着疑问观看了一集《熊出没》,“没想到仅仅10多分钟,就出现21句此类脏话。”
秦川十分担心这类充斥砍伐、狩猎等非法行为,各种打斗暴力行为不断的动画会对儿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但他们不想也无法强制儿子不看动画片,原因在于他的儿子在看动画的过程中会对许多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常常向自己发出疑问,在这过程中儿子学会了思考问题,而且能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慢慢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现在儿子看动漫我们先进行筛选,而且会陪着看,只要发现情节不适宜,或者存在不良影响的,我们都会及时换台。”秦川说,动画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作为家长不能剥夺他们的快乐,但是及时地引导与把关是必不可少的。
动漫杂志销量高
中学生需有节制
10月31日,在市区内部分报刊亭,记者走访了解后发现动漫书在初、高中学生中非常流行。“动漫杂志是附近学生爱购买的畅销书刊,比其他杂志好卖多了。”市区一家报刊亭的王女士说。记者在这家报刊亭看到,有多种动漫书摆在店内的显眼处。王女士告诉记者,《漫友》、《动画基地》、《最动漫》这些书每一期的销量都比较高。
中午1点左右,一位自称苗苗的高一女生来到王女士的报刊亭购买一本《漫友》。她告诉记者,她是动漫迷,基本每一期的《漫友》都会购买,在学校同学之间也经常讨论。眼下热门的动漫《火影忍者》《海贼王》等,每周更新时都会去网上看。“不看动漫会显得很落伍,和同学们没有话题聊。”苗苗说。
在苗苗就读的班级,看动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在学校我们都不敢看,因为老师不允许我们将这类书籍带进学校,认为会影响学习成绩。”苗苗说,有些同学确实会让动漫影响学习,因此不少老师和家长便草木皆兵,认为只要是动漫都不能看。
“我的成绩一直较好,在班级前几名,我的父母也知道我爱看动漫,并且没有反对,有时还会支持自己。”苗苗笑着说,小学时开始接触动漫,并渐渐喜欢上,最初父母怕影响学习,持反对意见。但是自己拟定了学习计划,保证不让动漫影响成绩。几学期下来,苗苗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便打消了制止她看动漫的念头。
“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规划课余时间,不一味沉迷于动漫里的情节,把它当做学习上的调剂,这就是我对动漫的态度。”苗苗说。
面对子女追捧动漫
家长陷入迷茫
面对孩子对动漫的喜爱热捧,不少家长正努力走进这个充满新鲜感但又十分奇异的世界,可结果往往是产生更多的疑虑。
面对女儿对动漫的追捧,家住市区的王兰有些“进退两难”:如果同意女儿追动漫,极有可能影响学习,女儿即将考大学,自己不敢冒这个险;可如果不同意,不仅显得自己“跟不上潮流”,可能还会引起和女儿的对立。事实上,对于女儿的爱好,王兰已经尽力支持,既不干涉女儿在课余时间看动漫,还会在她成绩进步时购买动漫模型作为奖励。 现在女儿书柜上已经至少摆了10余个模型。
王兰认为孩子在得寸进尺:“想理解都不知道该怎样把握分寸,尽力满足她换来的却是更多的要求,尽管成绩没有太多影响,可看她每天把空闲时间都花在那上面,很担心她缺少与现实社会的接触。”
与王兰不同,市民刘先生却不太支持孩子的这一喜好。他说,初二时,儿子数学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情急之下便没收了儿子所有的漫画书,严格控制周末时间,并带他参加补习。
“真是挺迷茫的,不知道怎么教育他,都束手无策了。”刘先生没想到,“控制换来的不是成绩的好转,而是儿子的冷战。”
和刘先生一样,徘徊在难以理解的动漫世界外,许多家长都陷入了迷茫之中。
关注学生内心
毋需焦虑打压
“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讲,他们受到的诱惑更大。”从教二十多年的雨城区第七中学教师卫建说,孩子们喜欢动漫,“比如喜欢那种设计感,又或者是通过角色扮演得到外部的关注和心灵的满足”,因此,家长和学校更应关注他们从动漫中想要获得什么,而不是过度地焦虑和打压。
卫建谈到,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会相对弱一些,所以需要家庭和学校一起给他们良好的疏导,包括对这个爱好投入时间的把控。家长也可以增加一些亲子互动,比如和孩子们一起散散步,用其他安排填补他们用在动漫上的时间。“只要注意度的把握,我相信,对动漫或者其他事物的喜爱都不至于到‘毁掉他们’这么严重。”
如今,许多家长强制性地没收孩子有关动漫的一切书籍和影片,卫建表示能理解家长为学生学业考虑的初衷,但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自由,因为兴趣都可能变成梦想或特长。“家长即使担心迷恋动漫影响孩子成长,也要有效地沟通,不能采取暴力手段,可以通过陪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等方式尝试去了解孩子的兴趣,消除隔阂,进而有效引导。”
记者 卫柳如
责任编辑:姜丽
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 日期: 2014-11-03 09:07:19
编辑:姜丽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