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10-20 08:59:40
“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龙门乡,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按照打造川西特色旅游古镇的定位,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目标,着力将青龙场村建设成为集古镇特色、红色文化、茶马文化、田园景观、自然景观、生态体验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小镇。16日,记者在青龙场村看到,龙门古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龙门古镇景区入口、游客接待中心、震中纪念广场等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规模初显。
王伙组新貌
景区创建成果渐显
当地群众初尝甜头
16日,沿芦山县生态旅游环线项目新建的青龙大道延长线抵达龙门乡青龙场村,龙门古镇景区入口广场映入眼帘:两条青龙雕像相对而立,与中间的一方景观石共同构成“门”字造型;青龙雕像后方墙上,绘有龙门古镇速写图案;广场前方空地上,安装有供游客歇息的长凳。路旁的导游全景图,可让游客一目了然地掌握景点分布和公共设施等情况。
“入口广场修得很巴适,设计包含了龙和门两个字的内涵,很巧妙。”在此游玩的群众纷纷点赞。
沿入口广场进入景区,宽敞整洁的景区道路连接各个景点,路旁各色格桑花摇曳生姿。
进入古镇核心景区,河心、王伙、白伙等新村聚居点各具特色,集中展示了灾后重建以来,当地党委政府和灾区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的重建成果。
“成都的援建者帮大家建成了漂亮的新村,大家都想发展点产业。”16日,在河心组新村聚居点,村民杨大爷拿出新村照片和记者分享。
龙门古镇景区整体提升打造,让当地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不久前的国庆黄金周,已经发展起产业的部分群众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
“每天都有游客来我们这儿耍,多的有十多个,少的也有两三个。”白伙组新村聚居点,在外地工作的当地青年邓奇国庆假期回家探亲,看到一拨拨外地游客到自家经营的牛杂火锅店消费,感到既吃惊又高兴。
“没想到有那么多游客。”邓奇告诉记者,国庆假期时,每天上座率都有八成以上,到了饭点有时都没空桌,客人需要等候。
硬件软件同步施力
接待能力水平提升
“现在龙门古镇旅游景区各个景点的打造基本完成。比如景区入口广场、震中纪念广场、荷塘月色和龙门溶洞等景点已经基本完工。下一步,我们将在道路建设、主要景点的标识标牌和城乡环境工作整治方面加大力度,力争早日创建成功。”芦山县旅游局副局长祝启伟表示。
自龙门古镇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启动以来,青龙场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标准化游客中心、3000余平方米的停车场和旅游公路拓宽改造等工程,将提升景区整体硬件实力,同时各种标识标牌的逐步规范也将为游客游览购物提供方便。
通过景区打造,龙门古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档次再上新台阶。按照规划,创建成功后,景区日食宿接待能力增加600多人。
同时,芦山县旅游部门继续强化景区综合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规范服务标准和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等方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据统计,2014年,景区共接待游客50.3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25160万元。2015年1—9月,接待游客32.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710万元,预计2015年全年景区接待游人将超过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亿元,将进一步拉动芦山全县运输、餐饮、金融、电信、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景区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记者 卫葳
责任编辑:李吟
日期: 2015-10-20 08:59:40
编辑:李吟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