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5-09 09:00:26 雅安日报-北纬网
杨克玉分享收获的喜悦
今年初,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75岁的杨克玉老人目睹村党总支帮助群众“借鸡生蛋”的办法后,请人书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了自家大门上——精准扶贫圆我幸福生活梦;教子育孙感谢中国共产党。
这不仅是杨克玉的心声,也是红星村村民的真实感受。
借来200只鸡
困难家庭看到希望
4月18日,在“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75岁的杨克玉端着一盆刚生下且尚有体温的鸡蛋,走出了自家养殖场。
这是她实施村党总支帮助贫困群众“借鸡生蛋”法以来,捡的第16批次鸡蛋。杨克玉说,她喂养了200只鸡,每天产160至180个鸡蛋,一个月下来,除去成本能挣2000元,解决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红星村是芦山县的贫困村之一。在脱贫攻坚中,红星村党总支重建攻坚与脱贫攻坚两手抓,推出了“借鸡生蛋”办法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014年初,钱记鸡业在红星村筹建了能养100万只鸡的智能化标准化生态蛋鸡场,目前已建成14栋蛋鸡标准化厂房、2条处理鸡粪为有机肥料的生产线、1条年生产10万吨饲料的生产线和2条中央集蛋线,公司存栏蛋鸡达60万只。红星村党总支副书记吕绍奎介绍,2015年开始,红星村党总支开始推行“借鸡生蛋”办法,农民贷款以每只50元的押金向企业借成年蛋鸡并承担利息,企业担保并有偿提供技术、设备、饲料和负责销售,助贫困群众脱贫。
杨克玉有5个子女,但2个儿子相继去世,还有一个儿子意外落下残疾,全家生活举步维艰。看到村里“借鸡生蛋”办法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今年初,她下决心在新的一年要“借鸡生蛋”,改善生活状况,并请人书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精准扶贫圆我幸福生活梦;下联是:教子育孙感谢中国共产党;横批:铭记党恩。
如今,这副对联还贴在她家大门上。
“今天捡了153个鸡蛋,过一会儿估计还能捡到一些。”杨克玉端着刚捡的一盆鸡蛋说,一直以来,村党总支都在为她家怎样过上美好生活出主意、想办法。半个月前,她向钱记鸡业借养了200只蛋鸡,“当天就捡了160个鸡蛋呢!一个鸡蛋卖0.8元,当天共得现金128元。”
杨克玉算了一笔账:除去每天喂养蛋鸡的饲料钱60元,再除去每天约2元的贷款利息,按平均每天捡170个鸡蛋计算,“借鸡生蛋”能让她每月有约2000元的收入。
推广“借鸡生蛋”
让村民家门口挣钱
距杨克玉家不远处,是专业“鸡倌”岳云的家。
岳云从去年10月开始,饲养了200只蛋鸡。今年,女儿一家决定,将蛋鸡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只。为此,岳云又全身心帮助女儿女婿建鸡舍。“新鸡舍已经建好,就等鸡苗了。”岳云介绍,以前女儿女婿外出务工,孙子留屋里,一家人分几处,一年难得团聚一次。现在养了鸡,守着家也能挣钱了。提起“借鸡生蛋”的话题,岳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守着家就能挣到钱,这才叫安居乐业!”
随后,记者寻声走进借鸡给村民的钱记鸡业,“做食品先铸良心、挣票子带上乡村”的标语格外醒目。据了解,该企业落户红星村后,理直气壮地叫响带领村民致富奔康的口号,红星村大力推行“借鸡生蛋”法,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管理之路,养殖户在企业实行的“集中育雏(蛋鸡),分散育成,保底收购”中受益。
“对发展‘借鸡生蛋’产业的贫困户,每户建鸡舍补助50元,一般农户补助30元。”红星村党总支有关负责人介绍,“借鸡生蛋”法不只在贫困户中推行,还要扩展到全村,“让村民们在家就把票子挣了”。
目前,红星村已发展“借鸡生蛋”养殖户30多户,计划今年发展到300户,加速全村村民脱贫致富。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周代庆 实习记者 杨亦萱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6-05-09 09:00:26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