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3-31 08:26:47 雅安日报/北纬网
工作人员为市民答疑解惑 。
工作人员为市民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食药安全知识。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关乎百姓的健康和切身利益。
3月30日,市食药监局联合我市工商、质检、卫生、农业、公检法等13家单位,在市区温州商城广场开展了以“12331,守护食品药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主题日宣传活动,号召和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共同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共同构建和谐平安雅安。
现场答疑
宣传活动受欢迎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参与活动的市民络绎不绝。
“购买保健品如何辨别真伪?”
“发现问题食品怎么向你们反映?”
……
“大家要记住,今后如果遇到食品、药品质量问题,记得拨打‘12331’投诉举报电话。”活动现场,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地解答市民提出的疑问,一边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12331”投诉举报电话受理范围和相关流程。
“今天才知道‘12331’投诉举报热线!”市民李桂华在超市购物后途经活动现场,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围观了一下,竟然有了意外收获,“以前只知道发现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可以投诉,但具体找哪个部门、怎么投诉完全不知道……原来,发现食品药品问题可以统一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举报属实还有现金奖励,这样的惠民政策就该宣传!”现场,李桂华竖起大拇指称赞。
活动中,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活动宣传条幅、设置宣传展板、设置“12331”投诉举报咨询台、音响滚动播报法规政策等形式,全方位展开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统称“四品一械”)知识宣传。还重点对“12331”投诉热线、投诉举报方式、投诉举报受理范围、投诉举报奖励办法进行了宣传,并现场受理群众投诉举报,赢得了群众称赞和认可。
当天累计受理、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对提升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意识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也进一步宣传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
除此之外,我市多家食品药品企业还分别就食品药品安全作了现场承诺发言;市食药监局、雨城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对我市2016年没收查处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进行了集中销毁处理,累计销毁茶类物资200余件、包装油料100余箱,货值金额10万余元。
举报违法行为
可获现金奖励
2014年6月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挂牌成立,承担了全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咨询等相关工作,投诉举报热线“12331”24小时开通,极大方便了市民朋友。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共接到投诉举报435起,受理358起,不受理2起,咨询75起,通过投诉举报立案36件。投诉举报回复率达到100%。
部分市民反映,在我市“12331”投诉举报热线未开通前,市民举报投诉食品药品违法行为,需要向相应的县(区)工商、质监、农业、商务等进行违法线索举报,流程相对复杂,“12331”投诉举报热线的开通极大方便了市民、保障了我市食品药品安全。
另悉,我市开通投诉举报热线“12331”后,还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对食品违法行为举报有功人员实施奖励——凡市民举报食品违法行为,经查处结案后,按案件罚没款金额大小给予奖励,奖励额度为最低不少于200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
活动现场,市食药监局局长余刚平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消费者对“12331”食品药品投诉热线不了解,遇到食品药品问题,不知道如何投诉。“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广大市民对“12331”食品药品投诉热线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一个全民共治的食品药品监管新格局。”
余刚平介绍,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市将重点开展以儿童食品、豆制品、奶制品、茶叶、蜂蜜、白酒、药品、医疗器械等为重点的食药安全监管“利剑行动”。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扰乱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的行为,以点带面,严格执法,严管重罚,树立权威,办一批大案要案,形成震慑,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高菲菲
相关链接:
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消费维权问题时往往会想到并且拨打电话“12315”,但对“12331”却知之甚少。
“12331”是食药监部门设立的一个便民投诉举报电话,专门受理公众对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并全面履行受理、转办、跟踪、协调、汇总、分析、处理、反馈8项职能任务。此外,公众还可通过网络、信件、走访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每年3月31日前后,我市食药监部门还会举办“3·31”主题宣传日活动,开展法规宣传,受理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03-31 08:26:47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