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5-08 08:44:02 雅安日报/北纬网
“罗馆长,现在书已经进入最后的编辑环节了,请你对文字和插画进行最后的审定。”4月28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罗大佺,接到了花山文艺出版社责任编辑打来的电话。
作为我市作家,罗大佺近年来写了不少乡土儿童文学作品。此次出版社准备将罗大佺的文章编辑成册出版;同样热爱写乡土作品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读了其所写的《童年的酸鼻子树》后,欣然为他题写了书名,鼓励他继续创作。
“莫言为我题写书名,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回忆起上个世纪90年代,与莫言的结识、交往细节,罗大佺思绪如泉涌。
作品汇聚出版 莫言为其题书名
一张白色的A4纸上,遒劲有力地书写着“童年的酸鼻子树”七个大字,落款是“莫言题”——捧着莫言题写的书名,罗大佺非常感动。
罗大佺是眉山洪雅人。因酷爱文学,1992年,他在洪雅创办了《瓦屋山》报纸;1996年,被借调到《中国林业报》做文学副刊编辑后,因组稿需要,在北京结识了贺敬之、魏巍、李瑛、汪曾祺、刘绍棠、浩然等一大批著名作家,其中包括当时已在国内名气大噪的莫言。那时罗大佺与这些名作家时常交流文学创作,离开北京后,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2004年,罗大佺到天全县委宣传部工作,雅安的山山水水和乡风民情,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他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以故土、以乡村为场景,描写童年的生活、童年的趣事、成长的感悟,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饱含着良好家风传承、血脉中的亲情,颇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杂志的欢迎。
这次,出版社准备将罗大佺的乡土儿童文学作品汇聚出版,编辑建议罗大佺请位名家为新书题书名,提升一下影响力,他便想到了莫言。
“他会为我题名吗?要知道,莫言比从前忙碌了许多,很多人想见一面也难。”罗大佺把信寄出去后,心里不免忐忑。但令他没想到是,莫言居然在百忙之中为他题写了书名,这让罗大佺感动不已。
耕耘乡土儿童文学 传递文化正能量
“现在的社会,乡村的美丽和守望在文学作品中愈来愈城市化、边缘化和虚拟化,罗大佺的乡土文学作品唤起了人们对美丽乡村和闪耀童心的回忆,挖掘了乡土中充盈的自然之美,人伦之美,童心之美。”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坛》主编伍立杨的点评,让罗大佺更加坚定了乡土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信心。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优秀的家风使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那样的成长环境是现在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的。我想通过我的作品,让现在的孩子了解上一代人的生活,回忆上一代人的生活,把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罗大佺说。
作品传承优秀家风
实际上,《童年的酸鼻子树》这篇文章,2012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时,就受到读者好评,还被江苏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等近10家出版社收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辅助教材。
“乡下老家有棵酸鼻子树。这是故乡山林中一种野生植物,叶扁,微长。果子椭圆,形状似枣,没成熟时,又硬又青,咬一口,酸得您眉毛鼻子皱在一起,涎水直流……小时候吸酸鼻子肉时,有次不慎连核一起吸进了肚里,邻家大人过来拍拍我的头说,你娃儿等着,过两天你头上就长出一根酸鼻子树来了,吓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在作品中,罗大佺这样描述酸鼻子树给他童年增添的“美好”回忆。
在罗大佺的新书中,共收录了40篇作品,分为“童年的记忆”“故园的温情”“成长的滋味”“家乡的美景”四个篇章,描述的是淳朴的乡土人情和纯真的童年往事,以及勤劳诚信等传统美德和敦厚的家风家训带给人一生的影响。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张靖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05-08 08:44:02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