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10-26 11:02:17 雅安日报/北纬网
芦山联社党委班子成员与党支部共建单位芦山县根雕行业商会会长杨艳虎(右一)探讨党支部共建工作。
芦山联社负责人(左二)同联社龙门党支部推荐到湘邻公司务工已录用的困难职工交谈。
党支部共建
树立“农信+”党建品牌
芦山联社按照“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党支部共建树立“农信+”党建品牌,突出地方党建工作“点”上带动,实现了银企、党群同满意的良好成效。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以来,芦山联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政府解忧,为百姓解困,为企业注入活力,四年来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6.95亿元,承担着芦山县100%的农房重建贷款和城镇住房重建贷款,成为全县唯一一家支持农房城房重建的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支持成效有目共睹。但如何将履行社会责任的贡献转化为党建成果,再将党建成果转化为联社发展和风险防控的新动力?芦山联社党委坚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原则,通过选取三个支点,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共建的“农信+”党建品牌。
“农信+标杆重建企业”的银企共建模式
没有漫天飞舞的灰尘、没有震耳欲聋的机器声,都是干净整洁的车间和静静生产的现代化设备……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的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袋袋棉花,经过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程序后,变成了一筒筒优质的棉纱远销国内外,年产值从2013年的四五千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亿多元。
“我们这几年不仅重建了新厂房、引进新的生产技术,还在筹备二期项目建设工作。”芦山县湘邻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德邻感叹,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芦山联社的鼎力相助。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仅仅几天,张德邻就在芦山联社成功领取到280万元的贷款资金,使企业及时恢复生产,给企业和员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没想到,芦山联社愿意放贷给湘邻,而且还在当日系统已经关闭的情况下,主动与省联社协调,在当天就发放贷款,这笔贷款犹如及时雨一般。当时正值纺织行业生产销售旺季,有了这笔资金,企业随即率先恢复生产。”芦山联社贷款支持企业重建的义举,提振了张德邻留在灾区扎根发展的信心。
危难时施以援手,发展中不忘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由芦山联社龙门党支部与湘邻纺织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发挥银企合力。
现如今,建立在湘邻公司办公区的党支部共建党员活动室已经投入使用2年。活动室配备了党建文化墙、党建读物等规范化党建硬件,还双向开放、共同开展组织活动,并建立工作联络员机制,互相开展向党员送信息、送知识、送技术活动,双方在金融联系的基础上新添党建纽带。
此外,双方共同携手齐推精准扶贫。针对地震造成的贫困群众就业难的问题,双方党支部采取“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办法,由芦山联社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知识宣传,由湘邻公司提供就业机会,双方真情实意为贫困户实施帮扶,共支持贫困户家庭成员8人就业。
“感谢芦山联社推荐我到湘邻公司上班,家里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很多。”龙门乡红星村山口头组贫困户何蓉自去年3月到工厂上班以来,每个月都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梦想。
通过党支部共建,银企双方建立双向交流学习机制,通过讲党课等方式,加深双方的了解和高端合作,由芦山联社负责向湘邻公司讲授当前经济金融政策形势,湘邻公司负责向芦山联社介绍纺织行业的样板经验,以促进联社在纺织行业的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目前,以湘邻公司为纽带的下游织布企业累计向联社贷款3300余万元,至今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带动当地就业近千人。
“农信+特色支柱产业”的银商共建模式
乌木根雕产业是芦山县的特色支柱产业,芦山县根雕行业商会在产业外联互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平台作用。芦山联社飞仙党支部和芦山根雕商会党支部结对共建,发挥银商合力。
组织电脑技术人员为商会开展电脑技术专业培训、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开展知识和体育竞赛活动、共同走访慰问贫困户送温暖、宣传金融产品和服务、动员商会成员企业在联社开户帮助组织存款、开展信用评级授信给予利率优惠……在一项项具体的活动中,党支部共建双方关系进一步稳固。商会成员企业有了金融力量的支持,联社也通过党支部共建推动业务发展,获得了“1+1﹥2”的共赢。
截至目前,芦山联社累计向6家商会会员企业发放贷款8笔2210万元,占行业全部贷款的41.36%,至今未发生过一笔不良贷款,带动就业近千余人。
“老曾,我们和县里的根雕行业商会联系了,你可以去根雕企业学点根雕技术,你也能把兴趣爱好变成赚钱的手艺,如何?”近日,芦山联社纪委书记、监事长李启方来到大川镇快乐村贫困户曾范洪家中走访,为他带去了好消息。
曾范洪和芦山联社的领导干部是老朋友了。自从精准扶贫对口帮扶以来,芦山联社为他脱贫增收想尽了办法。
在前期走访慰问中,芦山联社了解到曾范洪有制作盆栽和根艺的兴趣爱好后,利用党支部共建资源,邀请芦山县根雕行业商会会长杨艳虎到他家里现场指导,为鼓励和帮扶曾范洪,杨艳虎一行人购买了多件盆栽和根艺产品。
“没想到芦山联社一直惦记着我学手艺的事。有了他们的关心和帮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曾范洪非常感激芦山联社的帮扶,并表示一定会尽力学好根雕手艺,早日脱贫。
“农信+灾后重建信用村”的银村共建模式
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是集居住、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灾后重建重点规划新村。芦山联社龙门党支部与青龙场村党支部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发挥银村合力。
“芦山联社在灾后重建中大力支持群众重建贷款,现在我们通过党支部结对,继续共建共享。”青龙场村党支部书记骆大云介绍。
党支部共建开展以来,芦山联社向青龙场村党支部捐赠办公设备和党报党刊、金融书籍,并派龙门党支部书记参加村党支部会议,了解村党支部的工作情况和倾听百姓心声,改进提升金融服务。
党支部共建期间,除了开展金融知识和农信业务宣传以外,芦山联社还着力将青龙场村打造为信用村,与村党支部联手共建农户信用档案,公示农户信用等级,给予信用户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目前,已为青龙场村农户投放农房重建贷款1017笔,金额5401万元,无一笔不良贷款。近三年,发放200余户生产经营贷款,贷款金额2000余万元,有力支持农村灾后产业发展。
党支部共建还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委员和金融联络员的作用,帮助清收不良贷款和组织存款。目前,该村的不良贷款额、率大幅下降,存款稳增。
此外,芦山联社龙门党支部大川党小组还与大川镇三江村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通过广泛开展“乐家游”贷款项目,积极支持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增收致富。
“‘乐家游’信贷产品是我们针对县内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家乐经营户发放的,用于经营乡村餐饮、住宿、娱乐、旅游、土特产等农家乐类项目的生产经营性贷款,用途包括房屋及基础设施修建、装修,家具、电器和其他设备购置、日常经营流动资金及其他合法用途。”据芦山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额度在1万元至50万元之间,且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贷款期限不超过5年,贷款利率控制在基准利率上浮40%左右的区间内,最大程度地支持乡村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芦山联社已累计支持了130户农家业主,贷款累计2200余万元。“乐家游”信贷项目的全面铺开,不仅为大川镇走好农旅结合特色生态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芦山联社“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指导思想的生动实践。
信贷支持
满足多元融资需求
农信社的根基和优势在“三农”。四川农信成立之初就提出以勇于肩负助农致富的历史使命,奋力开拓与农共舞的伟大事业为己任。芦山联社始终传承服务“三农”初心不改,把精准扶贫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立足行业优势,加大小额信贷发放力度、降低贫困村融资成本、推进扶贫开发金融创新、健全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在精准扶贫中彰显金融力量。
不忘初心 福泽城乡
在加大信贷投入方面,芦山联社与县金融办、县扶贫和移民局等部门对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逐户走访贫困户了解金融需求,积极开展贫困户评级授信,建立金融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全力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效信贷需求。
“有了芦山联社的贷款支持,我种植中药材的想法顺利实现了。”大川镇快乐村建档立卡贫困吴星伟说,像他这样的贫困户生活困难,还贷能力较低,联社已发放农房重建贷款6万元,因吴星伟本人对产业发展意愿和拼劲,经过信用社反复摸底调查分析,给予帮扶户信贷支持,追加发放8.2万元贷款,支持其种植药材,让他脱贫致富更有盼头。
芦山联社针对有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结息方式,积极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确保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此外,积极落实智力扶贫措施,持续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确保“应贷尽贷”。
始终执行利率优惠,让贫困户得到真正实惠,如发放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利率执行人行基准利率,发放的灾后重建贷款执行人行基准利率打六折,并积极运用人行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产业发展,芦山联社还向当地党委政府申请支持,减少城乡居民贷款抵押物评估费用,降低贫困户的经济负担。这样一来,贫困户发展产业降低了成本,脱贫增收的意愿更加积极。
做好服务 助力企业发展
在优化扶贫开发信贷投向方面,芦山联社立足开发式扶贫,突出金融扶贫的“造血”功能,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以位于龙门乡红星村的芦山钱记鲜蛋养殖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交纳风险保证金的前提下,农户从钱记鸡业处“借”回产蛋鸡喂养,产出的鸡蛋自行销售,销售不完的再以一定价格由公司回购,在自身经营的同时,该项目也带动了大批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我们给企业‘造血’,企业就能带动一片贫困群众致富。”芦山联社理事长李学刚和部门相关负责人多次前往该企业开展调研,组织讨论并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在给予钱记公司企业授信的同时,也向“借鸡生蛋”的农户授信,并通过人行支农再贷款资金,以利率优惠的方式为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并为“借鸡生蛋”这一惠民项目提供资金结算管理、代发工资、财务咨询、金融知识培训等配套金融服务。
目前芦山联社已为钱记公司发放贷款3300万元,为项目协议农户发放贷款103万元。有了金融机构的“造血”式帮扶,企业发展后劲更足,农户增收信心更强。
在扶贫开发金融创新方面,芦山联社以深化“惠农兴村”工程为载体,积极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思路,结合芦山实际,创新信贷产品,推出“美居贷”贷款产品(灾区群众住房装修的贷款),“乐家游”贷款产品(乡村旅游的家庭式经营农家乐贷款),“精准扶贫”贷款产品(贫困户脱贫致富贷款),采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探索建立扶贫绿色通道、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等办法全方位满足精准扶贫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在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方面,芦山联社通过对物理网点的调整优化、金融机具的大力布放、电子银行的提质升级等措施,已逐步构建了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全县所有乡、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网络全覆盖。
帮扶情深 贫困群众话感恩
除了肩上担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心里还装着对贫困群众最深切的牵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芦山联社全体干部职工已有了这样的共识。
“老人家,最近身体状况如何?有没有按时吃药?”在联系帮扶贫困户、大川镇快乐村村民司忠华老人家中,联社结对干部握着老人的手亲切关怀。一声声问候的话语,一句句仔细的叮嘱温暖着独居老人的心。
“今天早上刚好做了几个玉米馍,回去的路上带着吃。”司忠华表示,从扶贫结对开始,芦山联社的干部就一直牵挂着他的生活状况,常去贫困户家里坐坐,关心慰问、嘘寒问暖,比远在外地的儿女走动更频繁。正是有了芦山联社的关心和鼓舞,鼓足干劲做好中药材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现已经成功脱贫。离开时,他从家门口一直送到了乡道边。
同样心怀感恩的,还有快乐村村民李天琼老两口。在精准扶贫开展以前,李天琼和老伴居住在漏雨透风的土坯房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在结对帮扶后,芦山联社资助了改造居住房屋所需的十多吨水泥、三万余匹砖等建材,老两口的危房改造成了新房,入户的道路也全部硬化,以前的土院坝也变成了现在的混凝土,就连厕所也安装了电热水器和浴霸等电器,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
“活了七十多年,从来没想过能住那么好的房子,要感谢党委政府和芦山联社的支持。”李天琼说,没有大家齐心相帮,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
快乐村村民曾范洪不会忘记,那是2016年的寒冬,大川镇已经积了厚厚的雪,道路湿滑难行。芦山联社理事长李学刚和党员干部们顶着凛冽的寒风来到他的家里,慰问生活状况,谋划产业发展。
“理事长听说我想养羊,就鼓励我好好发展,还帮我解决了修建羊圈用的2吨多钢筋和10吨多水泥,又帮忙联系县畜牧局干部来指导我喂羊,这些都没让我花一分钱,全都是芦山联社资助的。”曾范洪说,为了支持他的养殖事业,联社不仅提供了小额贷款资金支持,员工们还捐款为他购来铡草机,养殖的效率大大提升。
快乐村与芦山联社相隔70多公里,往返一趟要翻越几座大山,耗费四个小时车程。但只要帮扶贫困户有需求,芦山联社的结对干部们便会一次次前往走访座谈,只为帮助远在深山的贫困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
如今,芦山联对接帮扶的快乐村已经实现了2016年末全村脱贫的总体目标,正在朝着同步小康的目标努力。
芦山联社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卫葳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10-26 11:02:17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