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11-26 01:01:40 雅安日报/北纬网
在雅安市区林木苍翠的月心山(苍坪山)上,过去是一块巨大的纵坡山地。民国时期,西康军阀刘文辉和国民政府先后投入大量民力,修建成一处战争时期可供小型飞机起落的机场,山上因此也有了一个曾经广泛流传的地名——飞机坝。 雅安机场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 雅安机场有没有起落过飞机? 在老百姓的传说当中,雅安机场曾经遭受过日本军机的轰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8年西康省动员征调大量民工筑路支援抗战。
1942年1月,西康省、四川省征调大批民工修筑成都机场。中国军队飞机 可以从这里起飞轰炸日本本土。
日军轰炸及雅安机场修筑
四川省档案馆相关档案资料记载,雅安机场的修建,最早始于1935年。 原来,在1935年5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渡过金沙江,国民政府军为阻挡红军北上,下令赶筑雅安飞机场。雅安机场设计按照场幅600—800米见方修建,限于1935年5月底完成。 当时,蒋介石任命刘文辉为雅安机场修筑总指挥,并且电令征调雅安、洪雅、名山、眉山、蒲江、丹棱、夹江等县民工5000余人,星夜赶修。1935年5月25日,长征红军队伍在石棉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6月2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斥责修筑机场不力,电令薛岳所属纵队集结雅安赶筑。1935年7月底,雅安机场初步竣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抵御日本的疯狂进攻,中国各地迅速全面动员,大批军事设施纷纷抓紧修筑。后来,雅安机场被改造用作训练抗战飞行员的一处机场,然而这却引起了日军的高度注意——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调整侵华的作战方针,除了对中国各地的地面大规模军事进攻,日本空军开始对抗战后方的许多大、中城市进行轮番空中轰炸。 1938年2月16日,日本作出对中国内地“应抓紧航空进攻作战”的决定,从此,为了摧毁中国的抗战中枢、摧毁中国人民抗战的意志,重庆成为日军航空作战的主要目标。凡在重庆的机关、学校、银行、工厂、社团,以及英、苏、德、法等国大使馆、领事馆、外国通讯社、外侨住所,都无一例外地遭到日机狂轰滥炸。其后,日本飞机又对抗战大后方四川进行猛烈轰炸。 日机空袭重庆、四川的航线大致分东、西两线—— 东线自武汉起飞,先对川东的万县进行空袭;再沿长江西上,袭忠县、丰都、涪陵、长寿、直达重庆。也可经五峰、来凤,再空袭黔江、彭水、南川、綦江、江津;又由江津溯江而上,空袭泸县、纳溪、宜宾、乐山;或在空袭泸县后,沿沱江又空袭富顺、自贡、内江。由万县向西,空袭渠县、广安、合川、遂宁,再直达成都。另外,沿宜昌溯江西上,空袭巫山、奉节、云阳等处。 西线由运城起飞,经陕西南郑南下进入四川境内,沿南江、巴中、折向西,空袭阆中、南部、南充等地,或沿川陕公路空袭广元、梓潼、绵阳,直达成都。
一批批民工走上工地修筑乐西公路。
日空军驱逐机主要由宜昌起飞,直接空袭重庆;或由万县西飞,直扑成都。日机空袭四川飞东路航线居多。 担负轰炸四川任务的主要是日本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轰炸目标主要集中在四川的政治、经济、商业中心,以及各交通要道、军事基地、空军机场,甚至包括城区的平民居住区、各类学校、医院、外国使领馆、外国教会等非军事区。 1938年至1941年,日军利用其空中绝对优势,先后采用“高密度轰炸”、“疲劳轰炸”、“月光轰炸”、“无限制轰炸”等战术进行滥炸。 日军还制定了轰炸重庆、成都的“101号”作战计划、轰炸四川自流井(自贡市)及各地制盐工厂的“102号”作战计划等,“101号作战”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轰炸计划。 1941年,日军先后出动飞机300余架,共8次轰炸成都。其中以7月27日轰炸最为惨烈,该日日机分四批,每批27架,共计108架,轰炸成都。在市区和市郊共投弹320余枚,炸死市民574人,炸伤573人,损毁房屋2470余间。 1941年8月19日,9架侵华日军飞机每三架一组、成W字形相互护翼从成都方向飞临雅安城区上空,实施了对雅安机场的轰炸,致2架教练机被炸毁。同时,侵华日军飞机还对当时的西康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驻地(今雅安军分区)实施了扫射。在雅安青衣江平羌渡口处,日机同样投下炸弹轰炸正划行在江中的竹筏船只,并致竹筏沉没8人遇难。 据四川省档案馆档案资料统计,日机对重庆、成都、合川、内江、富顺、荣昌、三台、石柱、南部、乐山、秀山、巫山、叙永、綦江、永川、合江、铜梁、渠县、邻水、宜宾、华阳、雅安、广元、涪陵、忠县、自贡、泸县、壁山、江津、江北、丰都、垫江、万县、云阳、达县、大竹、开县等地进行了轰炸,共有26000余人被炸伤,22500余人被炸死,其中以1939年、1940年和1941年人员伤亡最为惨重。 据档案资料统计,从1938年2月到1941年底,日军为轰炸四川共出动飞机7444架次,投弹25788枚,其中1939年日机共126批913架次,投弹5743枚,1940年共146批4667架次,投弹13495枚,1941年共1529架次,投弹6351枚。1942年至1944年,是日军零星轰炸阶段,该阶段日军企图通过轰炸四川各地机场,阻止中美飞机利用四川机场轰炸日本。据档案资料统计,1943年日机轰炸四川共236架次,投弹563枚;1944年共投弹475枚。 “快来看哟,雅安大桥桥下发现了炸弹!”2004年夏天,雅安大桥修建工地江滩上,施工工人在泥沙中发现了数枚炸弹。经专家鉴定,炸弹系日军轰炸雅安时投掷的飞机炸弹(炸弹后经爆破销毁)。
1939年6月,从四川省、西康省征召入伍的军人重兵驻守长江三峡,保卫陪都重庆。
1940年,兵工厂工人把手榴弹装上木柄,经检验后装箱运往前线应用。
西康儿女慷慨奔赴抗日前线
日本对中国的疯狂进攻,并没有吓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也没有吓退地处抗战后方的西康儿女! 如今在浙江省档案馆,一份中央航校第三期飞行科毕业同学名单记载,来自西康芦山县的乐以琴投笔从戎,和万万千千的西康儿女们一样,来到了抗日的最前线。“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在西康汉源县,许多有志青年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慷慨走上抗日前线。西康藏、彝各族人民也纷纷请愿抗战。 1939年1月1日,西康正式建省。在中国刚刚成立的这个新省,4713名西康儿女响应号召穿上军装,走上了抗日战场。
西康代表抵达南京请愿参加抗战。
空军勇士乐以琴(左)与漫画家叶浅予合影。
1940年,国民政府中央军又在西康再次征召5437名壮丁,开赴抗战前线; 1941年,西康省征召5817名新兵,投入抗战之中; 1942年,西康省征召3282名新兵参加中央军,参与抗战; 1943年,西康省征召4621名新兵,加入对日作战; 1944年,西康省征召4606名新兵,开赴抗战一线; 1945年,西康省征召2642名新兵,参加抗战! 据国民政府国防部档案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39年西康建省起,至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西康省共征召30938名新兵参加抗日战争。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康藏前锋》刊载:“西康交通极为困难,雅(安)、康(定)道路遥远,茶包运输尽系人力。由康以达各地,纯赖‘乌拉’。乌拉者运输之牛马也,日行不过四五十里,千里程途,有一月始达者,因牲畜无粮,纯赖途中水草生活,故不能计程而行;亦有用羊驮载者,因山路窄狭,牛马不便,故以羊运之。” 除了征召士兵之外,西康省还征调大量劳动力参与修路、工事修筑等,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先后修筑乐西、康滇公路,续修川康公路。1939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修筑乐西公路,由交通部办理。次年3月蒋介石下令赶工,限6个月打通,以20万人之众,昼夜抢修,1941年1月粗通,2月试车,6月乐西公路全线通车。 1941年10月,西康省交通局派员踏勘雅富公路泥巴山一线。次年秋设“雅富工程处”于雅安。11月起,先后征调雅安、荥经、汉源等县民工18000人,修筑雅富公路雅荥段。 在修筑乐西公路时,1940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成立粮料运输处,下设西昌、富林两总站。富林总站组建驮马大队,辖3个中队9个分队,共有驮马600多头。从1941年8月起至次年8月止,历时13个月,共运粮料1316228市斤(折合658.114吨)。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中期,为使人畜力运输配合汽车运输,西康省政府成立“西康省驿运管理处”,辖3个驿运区、7个段、28个站。1945年抗战胜利,驿运管理处撤销,驿运业务由西康省运输管理处办理。 坚持抗战,前方需要武器、粮饷、运输、通讯、医疗救护等,后方则要保障民生、要建设、要办工厂……救亡中国,西康来了! 在一处处需要支援抗战的工地上,西康省300万人民响应抗战号召,在日本疯狂侵略中国、中国生死攸关亡国保种的危急关头,西康儿女们纷纷挺身而出,共赴国难!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罗光德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刘清徐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11-26 01:01:40
编辑:刘清徐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