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12-17 11:38:49 雅安日报/北纬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一个家庭的好家风好家训就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年年初,省妇联、省文明办面向全省家庭发起了第三届“我的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征文、书画、摄影、微视频以及手工艺品等家庭题材作品征集活动。我市13件获奖作品中涉及“优秀家庭家规家训”就有3个家庭,记者近日陆续采访了这3个家庭。 13日,记者来到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阿依约扎的家,一抬头便看到门上贴的8个大字—— “谦恭礼让,勤恳奋进”,这便是阿依约扎家的家规家训。
阿依约扎在家门前,身后是她家的家规家训
对家人:谦恭礼让
“在家里,兄弟姐妹间谦让、恭敬;在外,邻里之间客客气气、相互帮助。”彝族妇女阿依约扎用质朴的语言说出对“谦恭礼让”的理解。在她看来,家规家训是祖辈传下来的好传统,教育、约束着每个家庭成员。 “我的家庭是一个既平凡又简单的三口之家。多年来,这个家以爱为核心,以事业为追求,平凡而简单的家庭因和睦持家、爱心传承赢得了身边人们的赞誉和尊重。”说起自己的家庭,阿依约扎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2007年,31岁的阿依约扎经人介绍,与丈夫冉崇武相识相恋。 当时的情景,阿依约扎记忆犹新。土坯房又小又破,丈夫和哥哥冉崇友自幼丧母,两兄弟相依为命。 尽管贫寒,但阿依约扎坚信“穷不扎根,富不长苗”,她认为,只要勤劳,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 就这样,31岁的阿依约扎扛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担,当起了“女主人”。 这些年来,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种地。每逢农忙时,她常常清晨五六点就出门,一忙就到中午,整天起早贪黑地干活。 52岁的大伯哥因为单身,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阿依约扎无论饮食上还是生活上,对大伯哥都悉心照顾,逢年过节,不忘给大伯哥买新衣、改善伙食。 身为妻子,身为弟媳,阿依约扎都称得上是优秀而尽责,可在阿依约扎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她说,做人要厚道,一家人就该相互扶持。
对理想:勤恳奋进
阿依约扎心灵手巧,热爱生活,尤其擅长缝制、刺绣、串珠之类。亲戚、邻里婚丧嫁娶所用衣物,大多由她亲手缝制。她不仅常常给邻里乡亲送去鞋垫、绣枕之类的画样,还手把手地教人刺绣。子女们耳濡目染,也跟着母亲学了一手针线活,可以信手拈来,为生活增添乐趣。 2015年3月,阿依约扎获悉一个好消息,妇联系统要举办“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可口可乐520计划”女性创业就业培训班,她立马报了名。 培训班上,她不仅认真学习名家的钩织技术和串珠技巧,还用心学习管理方法。因为她知道要想早点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 “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快,村里爱好手工编织的妇女们都来找她学习手工编织,一时间,家里、院子里,坐满了来学习手工编织的人。 “老师,这个线头怎么不合适?”“咦,我这个珠子是不是串错了。”“哎呀,我这朵牡丹是不是绣得有点大?”在申沟村桃花广场阿依约扎的店铺里,对于学员们的每一个问题,她都会细心解答,把自己的编织技术倾囊相授。她说,让更多妇女走上致富之路是她的梦想。 “以前是养‘小家’,现在是养‘大家’,好多妇女同胞等着我吃饭呢!”阿依约扎说,“家庭是家,社会也是家。家里和谐团结,我们又有能力去回报社会,这样才会觉得幸福。” 此时,丈夫就是她最好的帮手和有力的支撑。每当遇到工作上的困难事、烦心事,丈夫总是用他宽广的胸怀开导、宽慰着阿依约扎,让她在事业路上更有信心前行。 在生活中,两人相互照顾、尊重、信任、支持,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阿依约扎是一个开明而豁达的人,因为勤劳,因为博爱,她早就将“劳动光荣,奉献最美”的价值观付诸于实践,不知不觉中又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有了家规家训,就有了一个规范来引导我们的孩子,让下一代别走歪路。”阿依约扎说,她常常告诫孩子,要怀有一颗热爱家庭、尊老爱幼、诚信做人、感恩社会的善良之心,将和谐家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面对着书柜里摆满的获奖证书,阿依约扎很开心,那笑容里融进的是无数无怨无悔的付出与辛劳……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罗旸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7-12-17 11:38:49
编辑:罗旸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