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8-09-27 08:54:15 雅安日报/北纬网
禾林村村民展示挖出的山药
金秋,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耕耘的人们总是忙碌在田间地头,体会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连日来,行走在天全县各村落,四处可见丰收场景。挖山药、打竹笋、晾玉米、晒谷子……一个个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山药熟 农户忙
9月17日,和煦的阳光沐浴大地,天全县老场乡禾林村内,目之所及是大片绿油油的山药田。走近,山药田里十多位村民正在挖雅山药。
“我种了约十亩山药,每年这时候都要先采挖一部分出售。今天,我们一共采挖了2000公斤山药,销售价8元一公斤。”禾林村5组村民罗仲清说。
在天全县老场乡、新华乡、仁义乡,万亩山药一望无际。
进入9月中旬,禾林山药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骆朝康的电话也逐渐多了起来。虽然还未到雅山药集中产出的时节,但目前已有早熟产品陆续上市。
“没问题,您需要的雅山药我立刻准备。”9月18日清晨,禾林村还未苏醒,一声汽车喇叭声响便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骆朝康早早地等在田间。当天,来自成都蒲江的山药客商将到这里,采购3吨新鲜上市的雅山药。“这位客商与我们已有10多年的生意往来,他每年订购山药的数量都在增加。”骆朝康说。
“三日晴两日雨,土质松软,成熟后在土里保存,不存货。”农户洋仁军已有10多年的山药种植经历,与山药的“朝夕相处”让他总结出如何产出优质山药的宝贵经验。9月19日,洋仁军在自家5亩山药田中细心地拾掇杂草。亩产近2吨的山药,每年能为他带来近5万元收入。
“只要保证品质,这里的山药就不愁销量。”骆朝康介绍,从2013年开始,禾林村成立了山药种植合作社,山药种植户从“小打小闹”转变成抱团发展,山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该村山药种植面积达到6300亩。当地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经营,引入西蜀雅禾等山药加工企业,扩大销路,增加宣传。
在禾林村,山药种植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行走在禾林村,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在山林之间时隐时现,一片连着一片的山药一直延伸到山边。
采竹笋 满载归
连日来,在天全县思经乡、鱼泉乡的竹林里,到处都是繁忙的劳动景象,村民忙着在竹林地里采摘新鲜的野生竹笋。
进入思经乡,漫山遍野的林竹,满眼的绿。
9月18日,在思经乡新政村,收购商黄永中开着小货车,沿途收购村民从山中采下的野生竹笋,“天全秋笋只有在每年9月初到10月初这段时间集中产出,期间,我几乎每天都会在这里收购5000公斤左右的竹笋。”
19日,村民杨其华清晨7时便出门上山;下午4时许,约75公斤新鲜竹笋已剥皮洗净,等待收购商上门称重。“在白露至寒露期间,山中的竹笋品质最好、产量最高,乡亲们几乎人人都会上山采些野生竹笋补贴家用。”杨其华介绍,在近一个月的竹笋成熟期,自己和家人辛苦一点,能够获得近万元收入。
此外,一些村民还习惯将竹笋煮熟、烘干、晾晒,制成干笋。这样,价格将会达到每公斤140元,是鲜笋价格的近20倍。
据了解,思经乡全乡竹林面积7.6万余亩,竹产业年总产值约为2600万元。在丰收季,在外务工的村民会回到家中,每日清晨便邀约上山,太阳落山时,再将一天的收获打捆装车,有说有笑地满载而归,而这也成为金秋时节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郑雨莎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作者:郑雨莎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8-09-27 08:54:15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