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0-27 08:35:57 雅安日报/北纬网
在巴蜀山川的古老码头中,石棉县的安顺场应该是一个特别之地。
在中国近代史上,安顺场曾发生了两起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成就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之名。
此处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它的地名也经历了“紫打地”到“安顺场”的转变。
1863年,石达开转战到此时,此处还叫作“紫打地”。
紫打地,位于大渡河与松林小河交汇处,周围崇山峻岭,地势低洼,夹涧临溪。大渡河水流湍急,难以架桥,两岸依靠一种造型古老,尖头上翘的木船逆流横渡。松林小河,河面虽窄,但乱石嵯峨,不通舟楫,过渡全靠一座简陋狭窄的铁索桥。
紫打地属越巂(今越西)厅松林地藏族土司王应元所辖,位于松林河和大渡河交汇处,周围全是高山峡谷。当时四川总督骆秉章得知石达开部队进入紫打地后立即调兵遣将,将石达开围困在这弹丸之地。
由于受清军围堵,又遇洪水暴涨,石达开在紫打地留下了“伐木造船、强渡失败、大军乏食、妻妾投江”等故事,最终“舍命全三军、全军覆没”,太平军将士血染大渡河,留下了千古遗恨。石达开兵败紫打地后,在成都被凌迟处死,留下了一曲慷慨悲歌。
1902年,紫打地后的松林河北岸老鸹山山体大面积滑坡,堵塞了松林河,三天三夜之后,决堤的河水倾泻而下,淹没了紫打地,全镇所有房屋被毁,死伤千余人。事后,当地重建紫打地,并把新建的小镇主街道修成了一条船的形状,希望小镇再不会被水淹没。并取“山镇久安,河流顺轨”之意,更名安顺场。
从此,安顺场之名就沿用至今。
“五月安顺不渡河”,当地自古有这样的老话。
1935年,同样也是在5月,毛泽东率领3万红军抵达安顺场,凭借天险严密布防的反动军阀疯狂叫嚣“让朱(德)、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
两个历史故事惊人相似地开始了。可是,宁愿睡街上也不扰民的红军深深地打动了当地人。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红军17名勇士,用仅有的一只小木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水深浪急的大渡河,打通了前进通道,成功地摆脱了国民党的围剿。
几乎是同样的行军线路,在同一个渡口,历史在这里上演了截然相反的一幕,这正是“强渡大渡河”最大的历史魅力所在。
安顺场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
如今,石棉县安顺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打造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3年9月,安顺场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此,安顺场也走上了一条“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黄伟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10-27 08:35:57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