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26 08:54:36 雅安日报/北纬网
元日、春节快到了,应酬难免。但喝酒,千万要悠着点,最好“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严格意义上讲,只要是吃了药,就不再适宜饮酒了。服用了这几类药物再饮酒,就会引发医学上称为双硫仑反应的极度不适,进而危及生命。
第一类:头孢类抗生素
口服头孢类药物后食用酒精,导致体内乙醛积蓄产生的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那么,饮酒和吃药,到底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
一项调查分析显示:饮酒后5天之内的人,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喝酒6天以后,再服药,是安全的。
第二类:镇静催眠类药物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这些大脑抑制剂,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
饮酒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加上这些大脑抑制剂,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可使人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第三类:解热镇痛剂类药物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这类药本身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也伤胃,两者双管齐下,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第四类:利血平、抗癌剂等药物
服用降压药的朋友,包括利血平、卡托普利等降压药,如果饮酒,可能引起血管舒张,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第五类:降糖药
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期间,空腹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如果患者刚服完降糖药,血糖已降到标准值,这时酒精使胰岛素增加分泌,势必会引起低血糖。尤其在服用格列苯脲或注射胰岛素后饮酒,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更高。
这种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第六类: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对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郁症患者来说,酒精还会使患者血压上升,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医生建议这类患者最好不要饮酒。
第七类:治疗关节炎类药物
如塞来昔布胶囊、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与酒精混合服用时会引起溃疡、胃出血、肝损伤等。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周代庆 整理
审稿: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日期: 2019-12-26 08:54:36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