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2-29 08:28:03 雅安日报
居住多年的老旧小区一改脏乱差面貌,变得整洁有序、设施完善,这是幸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看病方便省心,这是幸福;参加就业培训,返乡创业政策好,在家门口就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这也是幸福……
漫步城乡,你可以轻易获得普通居民对于“幸福”的不同诠释。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一声声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向往,正是得益于我市多年来对民生工程的强力推进。
民生无小事,冷暖在人心。“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一大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难事得以解决。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以办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为抓手,大力实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惠民工程,一幅写满百姓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
我市成功引进天立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
展开民生答卷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雅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0%以内,社会保障卡覆盖全市98%以上的常住人口,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达91.5%。
——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在全省率先全城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并通过国家认定,成功引进天立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兑现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良好教育的承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办医,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荥经砂器烧制体验基地等5处基地被列入第一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成功创建全省首个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征地拆迁安置、企业改制、去产能、小水电清理整改等一批矛盾风险突出的遗留问题,平稳有序化解,依法规范用电秩序取得重大胜利。
这份提神振气、温暖人心的“成绩单”,见证了雅安“十三五”期间各项民生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的坚实足迹。回眸“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雅安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展望“十四五”,雅安将书写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幸福美好的时代答卷。
民生实事票决项目
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寒冬来临,汉源湖畔顺河彝族乡万工社区300亩黄果柑早已金灿灿地挂满枝头。去年硬化好的机耕道,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幸福路。
去年,机耕道开工建设。这条路从“坏”变好,背后的深刻逻辑在于,道路硬化建议是群众提出的,群众自然十分关心,人大代表基于群众诉求和现实条件投票支持建议实施,并共同监督政府组织实施……这条路的故事,是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在基层的生动写照。
2018年底,我市同步启动市、县、乡三级票决制试点工作,推动民生实事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办”转变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在项目征集环节,全市共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建议3499条(人大代表提出建议2140条,占比61%),经筛选、整合,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库,按民心“最大公约数”排序逐步实施。
60岁以上老年人重点疾病检查项目实施中,汉源、石棉等地组织体检车深入乡镇,开展健康体检,检查报告由各乡镇卫生院送到每户群众手中,让群众“少跑路”“早就诊”;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采取“一站式”服务方式,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全程代办前期工作和报建手续并组织竣工验收,极大缩短了工程时间,有效降低了工程费用……2019年市级层面的5件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全部通过满意度测评。一件件民生实事,解决了百姓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大大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2019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定位准、精度高,实实在在办到了老百姓心坎里。这也让群众对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有了更多期待。
今年,在通过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项目建议的同时,广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共收集整理出19件民生实事。最终,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出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5个,分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肺炎或流感疫苗项目、医疗流动服务车项目、背街小巷整治项目、金凤山公园打造项目、丰富夜间文娱活动项目。
“民生实事项目虽然是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但透视着民生温度和浓度,特别是嵌入代表票决后,就成为体现人民民主的‘大事’,构建起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层实践平台,体现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进脚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伊林说。
解决民生痛点
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十三五”以来,雅安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全市各部门不断聚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难点问题,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聚焦孩子“入学难”,办人民满意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今年,孩子从私立幼儿园转到了公立幼儿园,条件好、学费低。"12月24日,市民周青在市机关幼儿园接到女儿,喜上眉梢。
学前教育关乎千家万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惠民的第一步。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承“教育为先”理念,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多年来,我市通过新建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一系列措施,致力于解决“入园贵、入园难”问题。
聚焦群众“买菜难”,雅安推进民生实事“菜篮子”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构建起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让百姓安安心心买菜,放放心心消费。
改造前,和平路市场是个临时菜市,商贩的菜品都摆放在地面上,市场购物环境较差。考虑到百姓的“菜篮子”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上百万元,对市场软硬件进行智慧升级。于是,一场围绕“建设管理规范、功能齐备、配套完善的综合型、标准型、智慧型农贸市场”而进行的改造提升行动打响。2019年2月,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和平路智慧市场开始试营业。市场分区更清晰,干杂调味品、水产、粮油综合档口区,肉类、果蔬等农超区,以及市场配套用房等分区,让菜市场显得格外干净有序。同时,和平路菜市还能实现产品溯源,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源头进行销毁,防止危害扩散。
聚焦群众“办事难”,全市积极开展“多元”代办,基层改革“百花齐放”。
天全县发挥机制优势,“三套加法”着力打造村级“一站式”全程代办;荥经县推行“红色代办”,引领烈士村等村级产业“绿色发展”;芦山县部门联动,服务下沉,探索“大组团、微服务”,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全覆盖;汉源县开启“互联网+踏勘”新模式,提升行政审批速度,向群众和企业释放改革红利;名山区做大做强村级代办、帮办,因地制宜,推动全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全市实行“全天候”、“休息日”无间隙服务,截至今年10月中旬,代办、帮办服务事项达到50万余件。
……
五年回眸,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化作一幅幅生动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的口碑中,印刻在群众的心坎里,汇聚成了浓得化不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民生改善没有终点,雅安将继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定不移地为民办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写好民生答卷。
本报记者 张雨蝶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任思瑗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0-12-29 08:28:03
编辑:任思瑗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