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四川省档案学校里歌声飞扬、舞姿妙曼,彝族学生们在师长的陪伴下,参加庆祝2021年彝族新年活动。尽管远在异乡,但熟悉的旋律、传统的达体舞、地道的彝族美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彝族新年的喜庆氛围,笼罩着校园每一个角落。
活动精彩纷呈
共庆彝族新年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区过彝族年没有固定、统一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的11月中旬左右举行。今年的彝族新年是11月20日。
身着彝族服饰的学生跳达体舞
四川省档案学校于2014年被确定为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项目学校,目前,有一千多名彝族学生在此求学。
当天上午,优美的旋律在校园里响起,彝族学生们兴奋地来到操场,和老师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起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跺脚声、拍手声、欢呼声与轻快、喜悦的背景音乐交织在一起,喜庆、温馨的节日氛围在校园里弥漫开来。
集体联欢过后,2020级4班表演队身着彝族传统服饰,为大家奉上经典彝族舞曲《月琴舞》,学生吉克古布为大家带来吉他弹唱《等待》,学生俄木里机演唱歌曲《不要怕》……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庆祝活动结束后,彝族学生们来到食堂,共同准备食材,共进午餐。坨坨肉、荞麦馍馍等地道彝族美食被摆上餐桌,同学们以茶代酒,举杯欢唱。
“在学校过年很好,彝族学生多,氛围浓厚,感谢学校的精心准备,感觉好开心。”学前教育专业的彝族学生吉克曲子说。
共享节日喜悦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一直以来,四川省档案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每逢彝族年等传统节日,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庆祝活动,共享节日的喜悦。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学生们都留在学校过年,识大体、顾大局,值得表扬。”省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档案学校党委书记徐宏在致彝族新年贺词中表示,学校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今年的庆祝彝族新年活动,大家能相聚在四川省档案学校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共庆彝族新年,要感恩国家。如今,凉山彝区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正阔步迈向乡村振兴征程,希望同学们练就过硬本领,为家乡进一步发展、繁荣贡献更大力量!
到场嘉宾也纷纷用彝族语言为同学送上新年祝福。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高勇受省档案馆委托,代表省档案馆对学校开展此次民族大团结活动表示肯定。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彝族同学送上新年祝福,同时希望同学们学习愉快、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彭艳霞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1-11-24 08:54:20
11月20日上午,四川省档案学校里歌声飞扬、舞姿妙曼,彝族学生们在师长的陪伴下,参加庆祝2021年彝族新年活动。尽管远在异乡,但熟悉的旋律、传统的达体舞、地道的彝族美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彝族新年的喜庆氛围,笼罩着校园每一个角落。
活动精彩纷呈
共庆彝族新年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区过彝族年没有固定、统一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的11月中旬左右举行。今年的彝族新年是11月20日。
身着彝族服饰的学生跳达体舞
四川省档案学校于2014年被确定为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项目学校,目前,有一千多名彝族学生在此求学。
当天上午,优美的旋律在校园里响起,彝族学生们兴奋地来到操场,和老师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起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跺脚声、拍手声、欢呼声与轻快、喜悦的背景音乐交织在一起,喜庆、温馨的节日氛围在校园里弥漫开来。
集体联欢过后,2020级4班表演队身着彝族传统服饰,为大家奉上经典彝族舞曲《月琴舞》,学生吉克古布为大家带来吉他弹唱《等待》,学生俄木里机演唱歌曲《不要怕》……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庆祝活动结束后,彝族学生们来到食堂,共同准备食材,共进午餐。坨坨肉、荞麦馍馍等地道彝族美食被摆上餐桌,同学们以茶代酒,举杯欢唱。
“在学校过年很好,彝族学生多,氛围浓厚,感谢学校的精心准备,感觉好开心。”学前教育专业的彝族学生吉克曲子说。
共享节日喜悦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一直以来,四川省档案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每逢彝族年等传统节日,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庆祝活动,共享节日的喜悦。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学生们都留在学校过年,识大体、顾大局,值得表扬。”省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档案学校党委书记徐宏在致彝族新年贺词中表示,学校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今年的庆祝彝族新年活动,大家能相聚在四川省档案学校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共庆彝族新年,要感恩国家。如今,凉山彝区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正阔步迈向乡村振兴征程,希望同学们练就过硬本领,为家乡进一步发展、繁荣贡献更大力量!
到场嘉宾也纷纷用彝族语言为同学送上新年祝福。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高勇受省档案馆委托,代表省档案馆对学校开展此次民族大团结活动表示肯定。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彝族同学送上新年祝福,同时希望同学们学习愉快、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彭艳霞
编辑:夏天
审稿:程普 白雨锶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