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2-18 09:58:18 雅安日报
开展森林火灾联合应急演练
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集中攻坚之年。自全国、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以来,我市深刻把握“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这一根本,始终把“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不断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大幅下降,连续3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暴雨灾害中,转移受困群众
高位推动
强
部署
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我市始终保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去年6月28日,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部署会暨省安委会2020年第二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结束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会,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安排全市“三年行动”工作。
目标明确——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解决我市安全生产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行动有力——突出重点领域,围绕1个总体方案、2个专题实施方案和12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攻坚战;落实重点责任单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推到第一线;健全重点机制,将督查巡查、目标考核、行政执法、事故调查四大抓手结合起来;开展重点工程治理,强力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危化企业自动化控制提升、尾矿库治理等重点工程;抓实重点基础工作,强化工作保障、制度健全、应急能力提升等。
仅仅时隔两个多月,我市又召开推进会,对全市“三年行动”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强调和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个专题和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交通运输等12个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迅速组织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严把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关……”今年3月召开的“三年行动”推进会,对集中攻坚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竭尽全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抓生产安全,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发挥高位推动导向作用。截至目前,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全市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重要工作30余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指示批示300余次;定期、不定期召开市政府专题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市安委会例会、“三年行动”推进会等,保持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推进力度不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重要节假日和重点时段带队到一线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安全生产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回头再看,市安委会通过顶层设计发挥的引领作用,成为推动我市“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因素。得益于提前谋划,我市于2020年6月19日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印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并迅速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建立配套工作制度、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和办公场所。县(区)、部门结合实际参照建设,快速形成“党政引领、部门协同、专班助力”的工作格局。
精准施策
抓
成效
3名煤矿安全专家、2名危化专家常驻办公,77名行业领域专家组成市级安全专家库,精准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实施安全生产匿名举报、匿名领奖;支持企业制定安全技术标准并成为全国行业标准重要依据……发展每前进一步,安全就要跟进一步,管理和服务更需要同步。以“三年行动”为契机,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安全生产管理质效并举、不断进步。
2021年8月14日15时,一辆装载有28.54吨黄磷的过境货车在汉源县乌斯河镇境内发生侧翻,车载黄磷泄漏自燃,现场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市、县紧急处置,妥善处理泄漏黄磷。15日凌晨4时,交通全面恢复,群众生产生活正常。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创新建立危险化学品救援机制,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南北中”三个联动区域,建立区域内协同作战的应急合作体系,且经受住了实践考验。
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只是个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行“红、橙、黄、蓝”四色分类监管模式,对全市1461家重点监管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石棉县创新设立“危管办”,对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施“专管专带”限制通行措施,每年安全带离过境危化车辆1.5万余台次。扎实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关闭退出煤矿4处;深化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行动,全市实施机械化改造生产矿井达100%。全市6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纳入在线监测监控,“两客一危”车辆完成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安装,7家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完成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建设。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只有安全上万无一失,才能避免“一失万无”。“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一手抓管理强服务,一手抓防控严监管,全市共成立检查组2537个,督导检查8761次,企业层面排查安全隐患27141处,行政处罚1458次,责令停产整顿77家,关闭取缔4家,纳入联合惩戒5家,约谈警示85家;对5家重大安全隐患单位实施挂牌督办。
除了创新建立危险化学品救援机制,我市还积极推动多部门联合开展“打通生命通道”攻坚行动,建立推行弹性停车、错时开放、共享停车等政策机制,不断优化住宅小区、公共区域停车场规划,全市共设置潮汐停车泊位1100余个,其中学校周边停车位200余个、夜间停车位300余个,从源头上根治“停车难”问题。
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积极推动《雅安市消防通道规范管理条例》地方立法,将“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隐患纠治制度化,严查生产、销售、改装等环节违法行为。印发《川藏铁路(雅安段)建设施工安全协同监管工作方案》,确保重大项目施工安全。扎实开展“铸安2020”“创安2021”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办理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颁布实施后全国第一起“不具备从业条件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案”,并在全社会曝光。
得益于在“监管+治理+创新”上精准施策,“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阶段已近结束的雅安,交出阶段性工作的合格答卷。
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检查
求真务实
固
基础
5月14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这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三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实兵检验性演习,主演习场就设在我市。
这次演习模拟实战指挥、实兵投送、实地展开、实际处置,检视国家和地方应急资源统筹运用的效能,探索完善通信空天地一体组网、力量空地一体投送、多层级多力量统筹指挥等方法手段,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磨合指挥协调机制,增强抢险救援能力,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演习结束后,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引领,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要位置,时刻做好防大灾抢大险准备,持续加大预防投入,不断提升实战能力和应急水平,奋力推动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再上新台阶,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地震、暴雨洪水等灾害,对我市群众来说并不陌生。正因多次与自然灾害抗争,我市的应急机制得到不断优化,应急应对能力也不断提升。
“三年行动”期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雅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修订,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3000余场次,并根据演练情况动态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实施《雅安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积极推进世行贷款雅安市综合应急管理系统(DRM)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助力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提升。建成覆盖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单位的市级应急云视讯系统平台,畅通共享信息资源。自主创新研发“雅安市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自动化平台”,优化突发地震应急辅助决策功能;利用“地震预警+村村响”模式开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制定印发《雅安市较大及以上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科学指导地震应急救援。
围绕应急应对,我市积极打造应急处置“尖刀”力量。通过建机制、夯基础、强能力凝聚消防“国家队”、政企“专业队”、民兵“预备队”、社会“志愿队”等各方应急救援力量。推动荥经矿山救护队纳入省级矿山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全市危化重点县(区)分别建立10—20人的专业危化救援队伍,建立7支“轻骑兵”前突小队和345名志愿消防速报员队伍,组建地方专业扑火队7支360人、乡(镇)级扑火队伍109支3862人、村(社)级扑火队伍564支8074人。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市始终把走在前列作为不懈追求,也因此喜报频传:创新开展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力量建设,在全国率先组建“轻骑兵”前突小队和志愿消防速报员队伍,形成“宝兴模式”在全国推广;建立全国首支防灾减灾方面的慈善信托基金,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成立国内首家“民间救援联盟基地”,有效构建基层社区全员参与、群策群防的应急救援体系。参加四川省首届社会力量水域应急救援技能竞赛,荣获综合成绩第一名、孤岛救援科目一等奖……
从防范到救援,从预案到实践,我市始终着眼“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
【相关链接:】
《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是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计划,主要聚焦在风险高隐患多、事故易发多发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运输、民航铁路等交通运输、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9个行业领域,组织开展安全整治。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分为四个阶段:2020年4月份为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5月至12月为排查整治阶段、2021年为集中攻坚阶段、2022年为巩固提升阶段。
本报记者 蒋阳阳 采写 受访单位供图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桃月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1-12-18 09:58:18
编辑:李桃月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