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17 08:38:46 雅安日报
编者按:当下,正值秋收时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四川提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曾经有人说过:过去、现在,以至未来,你的生产、生活都受着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的影响,是它给你带来了丰收和富裕。
你知道吗?从粮种,到良种,一粒粒浓缩着光阴与心血的种子,带着梦想与期盼,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背后有多少故事——
“这是我们今年自己培育、栽种的大米,快尝尝。”9月12日中午,在位于成都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附近的农家院里,与水稻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川农大水稻专家何体洪热情地招呼大家吃饭,“听说名山有一个现代粮经复合园区,我就在那附近长大,国庆节一定要回去看看。”
为了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一代又一代的川农大水稻育种人砥砺前行。
汉源县九襄镇清泉村百亩连片示范田育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川康优2115”亩产982.4公斤,达到超级稻验收标准
再生稻缓解抗战期间粮食危机
在川农大校史展览馆,赫然展示着一张1945年10月8日重庆《新华日报》社论《感谢四川人民》,社论中特别提到:“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
在这份抗战粮食贡献成绩单的背后,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杨开渠。
1935年秋,杨开渠到四川任教。一到四川,见那一弯一坝的冬水田没有利用,他觉得实在可惜。于是开发利用成千上万亩冬水田,提高稻谷产量成了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
经过一番调查分析,杨开渠提出了改革稻田耕作制度,试验种植双季稻和早稻的建议,并发表了《民族复兴最后根据地:四川省目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以下简称“《稻作增收计划书》”)。
该文一经发表,当时的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主持四川稻麦改进所的负责人杨允奎也为其卓见共鸣和折服。“二杨”合作,开办稻作试验场,进行水稻品种试种。尽管四川遭遇连续干旱,但稻种得以明显改良,并得到大面积推广。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内粮食产量锐减,进口粮食的渠道被切断,杨开渠在《稻作增收计划书》中所制定的中长期增产计划也因抗战形势紧迫而无法实现。
秋分后,四川秋雨连绵,且多大雾天气,海拔较低,光照相对不足。田里的水稻收割后,只能等待下一个春天再播种。
双季稻研究受阻,杨开渠心中十分焦急。他常常来到田里,眼前除了稻桩,只有偶尔横行而过的地鼠和蚂蚱。
不甘心的杨开渠没有放弃,他知道“有田就有希望”。
9月的一天,杨开渠再次来到田边驻足思考。突然,他发现稻桩上有新苗冒出。那抹绿意如同一束光,照进了杨开渠心里。
秋风一个劲地往杨开渠身上灌,他却如同稻田守望者一般,或蹲或坐,盯着那些稻桩上的绿意一动不动。除了思考时皱起的眉头,只剩下找到答案后的笑容——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重新发苗,萌发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
成本低、效益高、时间短,这对粮食增产有着重要意义。
1937年10月,杨开渠正式提出紧急增产计划——再生稻种植。
据统计,1941年到1945年,再生稻在四川推广五十余万亩,产量达三千余万斤。
看着再生稻的产量数据,杨开渠舒了一口气。他也因此被农业史学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再生稻,并且研究最全面最深入的科学家。
杨开渠还先后选育出“川大洋尖”“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等水稻良种,推广后增产明显。
1956年,四川农学院迁往雅安独立建校,杨开渠是第一任院长。
杂交水稻开始在省内推广
196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艺系的李实蕡第一次踏上非洲马里的土地。到了住地后,李实蕡抓着一顶帽子就来到地里。
地里杂草丛生,他拔起一株杂草看了看根部情况。杂草呈藤蔓状,地上和地下有串藤,藤节都能繁殖生长,地下的部分入土不深,藤蔓有一定韧性。当地传统的农作技术是先用圆盘犁,再用悬耕机,将地上和地下的草藤切成小节,混在田中。于是,出现了杂草除不尽、除了又再生的局面。
在李实蕡来之前,马里政府曾聘请过其他国家的专家,但无济于事。
李实蕡提出了一种新的农作方法——先用铧犁翻田,曝晒一段时间,让杂草的藤蔓失水增加韧性。再用水淹田,用钝耙捞藤蔓。这一简单的措施,让马里的水稻喜获丰收。
当时,正值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马里。马里总统特意邀请李实蕡专程陪伴。在中国领导人面前,马里总统高度评价了李实蕡等中国专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并深表感谢。
在非洲期间,李实蕡还有意外的收获。
看着等待收割的稻田,李实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突然,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水稻秆明显高一头,粗壮有力,稻穗多且大。直觉告诉他,“要把这颗谷粒留下来”。
1964年冬,李实蕡圆满完成援外任务回国,接着被任命为川农大水稻研究室(原稻作室)主任。他提出水稻研究,并于1965年,把在遗传育种教研组任教且有从事水稻研究愿望的周开达调到水稻研究室,与他一起从事水稻育种。李实蕡带着团队通过有性杂交,将他从非洲带回的高秆晚籼良种,以及李厚实教授1963年从印尼带回的种子,与我国南方早籼矮脚南特号杂交,期盼能育成四川栽培的中稻或早稻。
当时雅安的沙湾农场,成为新品种的试验田。
20世纪70年代初,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杂交水稻蜀丰1号、蜀丰2号被选育出来,开始在川西地区和省内部分地区推广。
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最终培育出了冈、D型不育系及杂交稻。
1988年,“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李实蕡与周开达在沙湾农场开展水稻剪颖去雄工作
优质稻让更多人吃上白米饭
其实,“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培育成功,要从沙湾农场说起。
20世纪60年代,川农大成立了科研小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科研小组由颜济教授负责。
从事水稻研究的周开达被安排在沙湾农场,并负责沙湾农场的日常工作。
1967年7月中下旬,周开达对颜济说:“地理远缘杂交的F4代里,有好些株叶型很好、米质优良的材料,但结实率低,我想把它淘汰了。”
颜济说:“你用它搞雄性不育嘛!水稻是二倍体,有杂种优势,小麦是多倍体,没有杂种优势。”
简单的对话,让周开达陷入沉思。
当时的沙湾农场,一块块试验田中水稻长势良好,当地群众便上门请教栽培技术。当大家看到稻田中有些水稻抽出的穗是空壳时,不禁说:“你们怎么种出来的都是‘空壳’谷子!”
听到这里,周开达也半开玩笑地说:“要的就是‘空壳’。”
“空壳”,正是周开达及其团队想不断突破的杂交技术“壁垒”。
经过不断试验,他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用这种方法先后选育出10多个不育系,培育出以D优63、D优10 、D优68 、D优162、冈优23、冈优12、冈优22、冈优527等10个高产优质抗病组合,每亩水稻产量提高约30%。
同时,他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使杂交稻产量实现了又一次突破。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吃上白米饭。
在四川科技界,周开达填补了多项空白:1988年,周开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成为四川省首个该项大奖获得者;1999年,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束了四川农业大省却无农业院士的尴尬局面。
水稻育种研究永无止境
李平教授只要不出差,无论刮风下雨,天府现代种业园里的一百余亩试验基地就是他的“办公室”。
2001年,他接过周开达院士的“接力棒”,尝试把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起来,开创水稻研究的新方向,提出“要调整株叶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搞密穗型、短叶片父本”。
今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越南等地很受欢迎的泰香4号和太川111等系列组合,正是这一思路结出的硕果。
和李平一样,李仕贵、马均、黄富等人把对周开达院士的敬爱和思念化为求索的力量,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李仕贵教授是川农大水稻研究所现任所长,主攻遗传育种方向,他的主要“战场”在实验室中,一块块试验田则是“大后方”。
经过不断实验,李仕贵团队首次发现并定位了多个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基因,克隆了抗稻瘟病基因,建立了高效分子育种新体系,针对西南稻区“阴雨多、日照少、温差小”的生态条件,育成了高配合力、优质、抗病的突破性恢复系蜀恢527水稻品种,组配出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38个,实现了优质、高产与抗病三者统一,是我国组配出超级杂交稻最多的恢复系。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考察,了解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川农大的马均教授向总书记汇报了所采用的水稻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
“每当看到农民使用我们的技术丰收了,心里面十分欣慰。”马均眼里,农业科研一面是奉献,一面是辛苦。
他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6月到8月,雷雨频发的季节,“有时候暴雨突然来了,跑都跑不赢啊!摔在泥地里,腿脚还很难拔出来。”马钧说,在土地上搞研究,身上就得沾点土。他主持的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生产推广中增产稻谷15.04亿公斤。
就在几天前,在汉源县九襄镇刘家村5组,杂交水稻新品种“川康优2115”百亩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
装粮的时候,地上掉了谷粒,川农大的黄富教授弯下腰一粒一粒捡了起来,“一粒也不能浪费。”
看着丰收场景,一旁的种植户吴荐芬激动万分,“黄教授经常来地里指导我们,今年川康优2115的产量特别好,明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经测定,川康优2115水稻每亩产量982.4公斤,达到超级稻验收标准。
李平介绍,目前水稻科学的发展已从常规杂交育种进阶到分子遗传育种,川农大水稻研究所也从一、二、三系加栽培的4个科研团队衍变为涵盖生物技术、分子遗传、栽培生理、品质改良、种子工程、抗病机理等方向的9个科研团队,并驾齐驱向水稻的不同研究领域挺进。
秋风渐起,稻浪翻涌。从雅安到四川,从四川到全国,一粒良种,把“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生动场景镌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月 徐晓虎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李桃月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3-09-17 08:38:46
编辑:李桃月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