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15 09:37:33 雅安日报
峡谷中的一线天景色
大渡河离开汉源平缓辽阔的冲积扇,在片马彝族乡和顺河彝族乡交界的地方突然变得咆哮起来,至此往东奔腾,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大渡河大峡谷。
就在大渡河大峡谷起始的地方,从大凉山深处流淌而来的西街河在这里汇入大渡河。沿着西街河南行,就是片马峡谷。有一条蜿蜒的古道在片马峡谷中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依旧鲜为人知。
这条古道是汉源进入凉山腹心地带的第二条通道。它以最短的距离把汉源县城富林镇和甘洛县田坝镇连接起来。
由于成昆铁路和汉源至甘洛公路的通车,古道湮没在大渡河南岸的大山之中,连同它经过的片马峡谷,成为一段历史和传奇。
在峡谷之巅瓦板山观贡嘎日照金山
峡谷
大渡河支流的切割雕琢
西街河,为大渡河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洛县沙岱乡俄洛村,河源高程2600米。河流从南向北,经甘洛沙岱俄洛、汉源坭美凤窝、片马然莫,于汉源县大树镇兰家锁注入大渡河。
兰家锁是大渡河大峡谷的起点,大渡河从这里开始狂野奔腾。流域内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呈“V”型,深切形成贯通河流的峡谷,完整穿过汉源片马彝族乡,是为片马峡谷。
片马峡谷河床海拔大都在700米到1000米,两岸高山耸峙,山峰连绵,最高海拔达3000米。峡谷内无平坦之地,陡峭的山体直达山巅。片马乡和坭美乡位于峡谷绝壁之上的坡地上,悬崖上的村庄名副其实。造山运动造就片马峡谷大部分山顶为夷平面,是时代居住的先民最好的牧场。夷平面的极高点大多海拔在2500米以上,视野开阔,是绝佳的观景平台。
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离开大渡河南岸,过晒经关,穿越清溪峡到达海棠,再到西昌,直至更远的腾冲和缅甸。
而沿着片马峡谷,从西街河口出发,经过嘎沙街(嘎沙:桂贤村的彝族名称)、茶林街,有一条穿越干岩腔,过凤窝,越印版山到田坝,再到海棠的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又一重要通道。古道在进入原始森林之前,茶林街是重要驿站,所以古道被称为茶林古道。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峡谷和古道的故事就像它的身躯一样,早已掩映在荒草和原始莽林之中,任风吹雨打。
片马峡谷按照地形和植被可以分为三段。
从大渡河交汇处到洋河坝,地势较为平缓,是西街河冲出峡谷汇入大渡河的最后一段,峡谷边人口稠密。
第二段从洋河坝到茶林街,是片马峡谷的核心地段,也是片马乡人口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峡谷最为深切,两岸深谷高岩,壁立千仞。
从茶林街到凤窝村是峡谷的第三段,俗称干岩腔,峡谷寂静安详,长度约八公里。行走峡谷古道,两岸绝壁对峙,飞泉流瀑,成群的褐马鸡飞行林间,松鼠在岩壁和大树间来回穿梭,自然野性的乐章响彻峡谷。
今天,片马峡谷只留下这一段没有开通公路,古径悠悠,行旅客商穿梭往来,马帮驮队铃声不断。
片马峡谷也是大相岭和小相岭交汇之地,再往南就是大凉山地界,峡谷左右矗立着周火山、瓦板山等几座高山,山势雄伟,山顶宽阔平坦,都是绝好的观景平台。无论在哪一个山头,如遇晴好天气,必能欣赏到蜀山之王贡嘎山、世界双遗产峨眉山、中国最美桌山大瓦山等川西名山。
古道、马帮
穿越岁月,古道继续向前延伸
古道掩映在荒草之中
古道
繁华街市的马帮铃声
大渡河临河堡,俗称龙滩口,明朝大渡河守御所指挥部所在地。
茶林古道,严格意义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分路,是汉源进入凉山腹地的第二条通道,是南方丝绸之路路网的重要支线。
从渡口到嘎沙街,因为沿着大渡河中游开阔的冲积坝子,道路宽敞平缓。但是从嘎沙街出发,进入片马峡谷,道路瞬间崎岖蜿蜒,狭窄陡峭。
茶林古道沿着片马峡谷一路向南,穿越洋河坝、干岩腔两段奇险峡谷,一路来到坭美凤窝村,从此进入高山,变得一马平川,过沙岱直抵田坝,全长约50公里,其中峡谷地段约25公里。
茶林街是峡谷中心点,隐约还能看到几幢连在一起的残破木板和石墙瓦房。瓦房大多被核桃树和竹林包围,街道两边的绝壁和山峰又高又陡。然而,峡谷和古道从茶林街才算真正开始,马帮行商在这里打尖驻店休整。
“一四七,赶茶林;二五八,赶嘎沙。”茶林是古道上最重要的驿站。
古道边的先民们,瞅准了茶林地处片马峡谷入口、扼往凉山之要冲,兴建馆舍,招揽生意,亦商亦农。当年,马帮背夫口中流传着“进谷歇茶林,出谷宿凤窝”的顺口溜。
来往于古道的生意人主要将外面的盐巴、布匹、日用品运进越西,换取里面的特产。来往的客商不仅有西昌、越西的,还有成都、雅安、乐山等地的。
历史上,茶林曾遇“火烧水打”。民国时期遭人为纵火;1981年,遭突发山洪,茶林老街损毁殆尽。
片马乡相关负责人黄万兵在茶林长大,见证了古道的历史变迁。“发大水那晚,睡梦中我被大人抱到亲戚家。第二天起来,自家房子没有了,大街变成了河道。”
以前,老街上有百十户人家,大水过后搬走了很多户。今天,夕阳余晖中,只剩下街道边的古碉在峡谷中默默守望着茶林。
对于茶林街市的衰落和古道的荒芜,片马峡谷的山民至今仍耿耿于怀。他们常常会提到一件让他们颇感惋惜的事情。
村民们一直相信成昆铁路本来要从大渡河兰家锁渡河,经片马乡,并在茶林设站。他们甚至指出了修建的具体路线,说西街河的西岸是公路,东岸是铁路。
片马中心校退休老师李国忠认同此说法:“当时,沿着片马峡谷的铁路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后来铁路改走尼日河往甘洛县城。”
今天,从茶林进入峡谷这段8公里的原始地段,两岸有多处方正敦实的桥墩,桥墩的基石坚硬,打磨切割精确,看得出来由专业队伍建造。在沿途悬崖绝壁上修凿了宽阔整齐的大路,还刻了修建时间:1955年。
不得不让人相信,成昆线上的千里铁龙本来可以奔驰在片马峡谷的莽莽群山之中。
范有明几年前已经过世,他出生在峡谷中的然莫村,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长期担任片马乡、坭美乡党委书记,生前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轮廓,“新中国刚成立时,茶林古道比较闹热,也是汉源到凉山的主要通道,古道远远不适应形势需要。”
“地方政府和解放军组成修路大军,1955年修整了茶林到田坝的大路。”
时间往前推100多年,峡谷古道不仅是清溪县到越西厅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关隘和战场。据光绪版《越西厅志》记载:道光十三年,少数民族兹乱,朝廷派四川提督桂涵肃清叛乱,战事未定,桂涵病逝在当时称为鬼皮罗的嘎沙,这里正是茶林古道的起点。道光帝再命四川提督晚清名将杨芳督军进剿,在大树堡以及片马峡谷茶林古道上的嘎沙、片马、黑马等大获全胜,全歼叛军,杨芳晋封一等果勇侯。
片马峡谷绝壁上的村庄
峡谷中残存的茶林老街
彝族同胞在火把节上摔跤比赛
村庄
彝汉杂居的诗意栖居
新中国成立前,片马峡谷茶林古道所在的片马、大树、坭美、沙岱都属于越西县。当时汉源县大渡河南岸的其他乡镇,以及甘洛县大部也属越西县管辖。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片马峡谷两边的高山峡谷并无人烟。后来彝族先民从云南和大凉山不断迁徙来到这片山地,刀耕火种,修房建寨。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李、杨、康、朱等姓的汉族同胞看中这里高山环抱,森林蓊郁,草场无边,从大渡河边平坝地区来到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至今超过十代。
对于原先水草丰美、森林无边的美景,年长的村民如数家珍。他们告诉后辈,然莫、茶林就有好几个叫大树子的地方,在山的哪一条沟、哪一个坎挖到过几人抱不住的树根,而且多为楠木、樟木等珍贵树种。五年前,在峡谷最深处的庙子坪,发现了一根直径80厘米以上的金丝楠乌木,长度超过20米,引起一时轰动。
200多年来,彝汉同胞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彝族人保持了传统生活特色,喝杆杆酒,吃荞面馍,养牛放羊,过彝族年,开火把节,唱悠扬山歌,又深受汉文化影响,会说地道汉语,彝汉通婚比比皆是;汉族人也学到了彝族人养牛养羊养蜂等生产技术。片马峡谷茶林古道的绝壁坡地高山顶上,点缀着20多个彝族寨子,这些寨子和汉族村落梅花间竹,相融相邻。
今天,峡谷里有汉源县片马彝族乡、坭美彝族乡、大树镇(峡谷入口处的原桂贤乡已划入大树镇),甘洛县黑马乡、沙岱乡,古道再往前就是繁华的甘洛县田坝镇。新中国成立前,这些彝族寨子归属凉山煖带密土司岭邦正和斯补土司岭光电管辖,而汉族同胞归越西县大树堡管辖。
岭邦正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世袭邛部宣抚司、河东长官司、河西抚夷司、煖带密土游击等职,被称为“三司五印”,是当时凉山最大的土司。
片马乡彝族最多的是丁姓,曾任片马乡乡长的丁明安介绍,以前这里大多数彝族寨子都属岭邦正管辖,他父亲以前就是岭家在片马的仓库保管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汉源县民委主任和政协副主席。
斯补土司岭光电黄埔军校毕业,在彝族人中最早走出大山,见多识广,虽然他的领地在凉山不算大,但他有头脑有学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兴办斯补边民小学,收录峡谷边彝家孩子上学,岭光电开创了彝族现代教育的历史,成为凉山文化传播的先驱者。他超前的胆识,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挥作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甘洛汉源古道边共有几百人到边民小学学习,为彝汉杂居地区培养了后备干部人才。
人类学家摄影师庄学本1938年12月在田坝盘桓半个多月,多次拜访岭光电,对彝族社会结构、风俗民情作了精细调查和记录,也拍摄了许多边民小学的画面,留下了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实录,成为今天研究土司制度和彝族群众的珍贵资料。
茶林古道地处大凉山边缘大山深处,但耕读重文历史悠久,片马峡谷核心区的然莫、茶林、凤窝三个村,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届同班学生中就有五个考上大学中专,一时在汉源传为佳话。
今天,片马峡谷茶林古道所在乡村,水泥公路通乡通村通户,就连陡峭的庄稼地头也修起了机耕道,生活生产方便快捷。
峡谷古道拂去历史的尘埃,以崭新的面貌登台亮相,它质朴原始的美,丰厚的历史内涵,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正在吸引八方来客,去认识它、体验它、欣赏它。
本报记者 李国斌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作者:李国斌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4-09-15 09:37:33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