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0-29 09:15:06 雅安日报
游客在“一步之遥”营地喝咖啡、聊天
云峰山腰,桢楠林下,不少游客正在“一步之遥”营地喝咖啡、聊天。
“一步之遥”营地是荥经县青龙镇5个村共商发展、抱团取暖,联合出资,并争取中省资金150万元注册青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修建打造的一处休闲场所,自营业以来,已接待5000多名游客。
前不久,青龙镇第22期“讲‘桢’话、解‘楠’事”书记龙门阵在这里举行。镇、村、组干部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激发村资公司潜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荥经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相关安排部署,传承坚劲刚贞、光润和厚优秀品质的“中国桢楠王”名木古树文化,以青龙镇为试点,打造“讲‘桢’话、解‘楠’事”品牌,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这条路径不仅打通了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更通过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时代发挥引领作用,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
打通群众产业道
提升乡村振兴“硬”实力
多年来,在青龙镇莲花村村民心里,一直有着这么一件难事:山上有地难打理,地里收成难变现。
“从村里到地里短短几公里,车子上不去,全靠双脚走路,一来一回就要1到2个小时,好不容易种好的庄稼、柳杉、黄柏等,运回家又是难题。”村民余成楷说出不少村民的心声。
面对这一困境,青龙镇党委积极行动,探索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示范、群众为依托的乡村治理模式。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联村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工作小组,镇、村、组三级联合形成34个网格治理单元,选派17名机关党员担任网格员,加强多主体联动,形成“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服务体系。
在这样的体系下,莲花村的产业道终于迎来机会。青龙镇通过“讲‘桢’话、解‘楠’事”党建品牌,召集镇、村、组干部,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最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青龙镇争取到资金82万元,建成了3.2公里的产业环线,涉及500亩土地,惠及500余户群众。
“这条路修在了我的心坎上,现在10分钟都用不了,就能骑上电动车、摩托车上山打理田地。”
“我在山上种的黄柏可以直接开车运下来,再也不用为运输而犯愁了。”
“这条路修好,土地也租得出去了,我们既可在家门口打零工挣薪金,又可以将土地经营权流转赚租金,一举两得。”
……
3.2公里的路不长,却畅通了群众的生产路,打通了群众的致富路。
去年年底,镇、村、组干部在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时,柏香村5组村民李应忠反映,自己经常上夜班,红云路没有路灯,回家的路很黑,出行很不安全。
了解情况后,他们及时向上汇报,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争取资金在沿线安装路灯160盏,解决群众晚上回家照明不便、出行难的问题。
截至目前,通过“讲‘桢’话、解‘楠’事”党建品牌,青龙镇累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结合工作实际,采纳140余条,完善村规民约5个,梳理确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民生事项150余项,真正形成共商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壮大集体经济
解决“发展方式单一”问题
青龙镇的乡村治理,不仅停留在解决眼前问题上,更着眼于长远发展。
如今,在云峰山旅游景区外围的山坡上,新种的100余株桢楠树,与之前的桢楠林相映成趣。
走近仔细查看,不少桢楠树下都有一块认养牌,上面写着“某人认养”“某企业认养”的字样。
2023年,通过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模式,依托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建设,青龙镇积极谋划桢楠认养活动,通过开展桢楠认养活动,盘活土地170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
“一步之遥”营地位于新种的桢楠林里。营地上方不远处,2幢树屋造型的房子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美观别致。房间内是素食餐厅,从餐厅内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可看到桢楠林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就是我们创新思路打造的集体经济示范项目,通过盘活土地、桢楠认养、素食餐饮等方式,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青龙镇党委副书记刘晓娇说。
与此同时,青龙镇还积极拓展“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通过成立青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养心云峰”商标,包装禅茶、竹笋、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开发古树+古茶、黑砂+桢楠等文创产品,打造“养心云峰”系列产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
“此外,我们还通过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建立‘解‘楠’事’台账,收集整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问题86个,办结75件、办结率87.2%。”刘晓娇说,2023年,青龙镇村集体经济突破430万元,助力当地村民年均增收2000元。
下一步,青龙镇将继续搭建“讲‘桢’话、解‘楠’事”党建议事平台,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自治。同时,通过党建引领联农带农联结机制,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郭涵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4-10-29 09:15:06
编辑:郭涵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